紫塞明珠聊天室很多人说2021年是“新能源元年”,因为很多新品牌、新车型都在这一年出现,实际上这种变化并没有体现到销量榜上,但随着今年如油价、补贴、政策等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消费者们对新能源的追捧到达了新的高度,最近乘联会也分别制作了国内轿车与SUV上半年销量榜单,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新能源汽车究竟给国内车市带来了哪些变化?
新能源销量崛起在今年的SUV领域表现的尤为明显,前三名之中有两个都是新能源车型,并且位列前二,几乎统治了整个国内SUV市场。
排名第一的是比亚迪宋车型,如果要说这两年乘着新能源东风走的最好的国产车企,那一定是比亚迪。在油车时代,比亚迪能叫得出口的车型只有一个F3,但随着刀片电池与DM-i相继发布,比亚迪一跃成为国内新能源领头企业,这自然在销量上也有反馈。比亚迪宋作为十五万级紧凑型SUV,在整个上半年卖出了16万多的好成绩,领先第二名Model Y近3万,以绝对的优势拿到了半程销冠,不过比亚迪宋实际上车型配置比较多,包括王朝网售卖的宋PRO以及海洋网售卖的宋PLUS,其中宋PLUS DM-i是整个宋家族中售卖的最好的王牌车型,在半年时间几乎贡献了一大半的销售量。
特斯拉Model Y在去年就出现过单月领跑SUV榜单的情况,今年虽然遭遇了疫情对上海工厂的影响,但快速的复工复产以及封闭式管理的政策让其最终在第二个季度末尾拿出了非常亮眼的成绩,取得52150辆销量,相比四五月份的960辆与5875辆,确实属于触底反弹,不过这也一直是特斯拉的特性之一,每个季度末来释放大量订单,正是依靠六月份高达5万辆的高销量,特斯拉一举超过了老牌王者哈弗H6,成功取得半程第二名的好成绩。
第三名哈弗H6说起来就是油车时代的代表性SUV,曾连续九年坐稳SUV销冠的位置,也被誉为国产之光,在那个被合资统治的年代,哈弗H6始终坚守SUV阵地。但从去年开始,哈弗H6的单月销冠位置就曾被长安CS75、Model Y等车型超越,而今年随着比亚迪宋强势崛起,哈弗H6几乎很难见到冠军了,甚至有时候连前三都进不去。整个半程销量榜中,哈弗H6也算拿到了12万的成绩屈居第三,相比于去年全年36万的销售成绩,可以明显看到哈弗H6下滑严重,并且从现在的销量情况来看,下半年哈弗H6想要翻身应该是比较难的,但值得注意的是,瘦死的骆驼依然比马大,哈弗H6现在的销量也是很多SUV赶不上的。
之后还有长安CS75、本田CR-V、长安CS55等常驻车型,但值得注意的是,在SUV销量榜前十中失去了吉利车型的影子,包括博越、缤越等曾经经常能在销量前十的SUV已经不见了踪影,直到19名才有星越L的影子,不得不说吉利在新能源浪潮中是掉队最严重的那个,新能源车型起不来,油车车型稳不住,现在的销量已经匹配不上它多年夺得国内乘用车销量冠军的身份。
在轿车领域轩逸以王者之姿夺得半程销冠。实际上在2020年以前,轩逸还经常被朗逸按在地上摩擦,荣获“千年老二”,但之后痛定思痛,更新换代之后经典轩逸与新轩逸同台竞技,销量瞬间开始高涨,从2021年一直保持冠军的优势,今年更上一层楼,六月最新销量甚至超过了4万,今年轿车总销冠基本上是轩逸囊中之物了。
五菱宏光MINI EV依靠精准的市场定位,一经推出就在各大二三线城市卖爆,在去年就已经年销接近40万,稳坐轿车前五,在今年更进一步,整体国内市场有一定下滑的情况下,宏光MINI EV是为数不多依然保持增长的车型之一。去年一年宏光MINI EV距离第一名的轩逸差了近十万辆,而今年半程已过,宏光MINI EV离轩逸仅仅差了不到两万台,虽然预估下半年很难超越轩逸,但明显可以看到它们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随着定价4-6万的敞篷版即将上市,宏光MINI EV车型或许会进一步拉近与轩逸的距离,明年或许就能夺得年销冠军了。
至于第三名的朗逸,曾经A级轿车王者,如今虽然销量表现依然不错,不过想重回巅峰还是比较难了。但朗逸上半年有点高开低走的意味,朗逸在六月份销量仅仅在三万出头,同比下滑了13.3%,表现比较一般,并且与后面的比亚迪秦差距越来越小,不过大众另外一款宝来自从新款上市之后销量一路上升,6月实现了销量同比59.4%的上涨,逼近三万台,下半年有希望一举翻身甚至单月反超朗逸。
比亚迪秦是宏光MINI之外第二台国产轿车,也是轩逸、朗逸等车的直接竞争对手。依靠DM-i车型,比亚迪秦从去年开始销量就一直非常不错,某些版本甚至要等车数月之久,直到现在还有部分地区排队购车,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仅是秦,包括汉、驱逐舰05在内比亚迪的轿车在今年都非常不错,特别是汉,在今年六月份销量力压凯美瑞、雅阁等一系列大佬,成为B级车销冠,如果能一直延续这种趋势,汉可能会成为国内轿车市场首款在B级车市场能正面压倒各种合资的国产车型。
新能源大潮来袭,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到无论是轿车还是SUV正在发生变化,更多新面孔出现在了销量榜前列,中国市场正在演绎着新能源对传统燃油车赶超的戏码,就让我们一起期待更多车型加入这场战斗。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