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龙所知道的2021年的手机市场格外火热,临近双11狂欢,对今年那些非常具有“性价比”的手机,做一次大盘点,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助大家,选到最合适自己,性价比最高的手机。
2021年手机市场是非常热闹的,从年初的骁龙888“翻车?”大讨论;骁龙870的“真香”;联发科的天玑性能线特供机大混战;屏下前置就这么突如其来的来了;从鸿蒙、MIUI、originOS、Flyme,各家系统都有一次大升级;“守门员”与“破门员”势不两立;哈苏、蔡司纷纷下场,联名剩下的名头可不多了;华为黯然神伤;荣耀火中重生;十三香不香不重要,苹果还是那个一览众山小的苹果,高端市场13一出手,只能说在座的各位···········
如果你一直关注机圈的话,一定有这样的感觉,今年的新机发布频率太快了!快到,经常一周就有多场新机发布会,甚至一天三场发布会的“三国杀”也不稀奇。
realme从一面世,就是对准“性价比”的跑道急速狂奔,短短3年时间,已经从一个小不点others,成长到国内市场第六位的小巨头。
而性价比这条赛道上,原本的玩家是Redmi,“一根铜管压发哥”的卢伟冰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徐起,可谓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守门与破门,攻守转换,已经大战几个回合。
中端价位,大概在2000~3000元左右这一档,手机厂商的竞争是格外激励的。
而得益于今年的高通的神操作,把870这一颗“8”字头的旗舰芯下放到中端价位,性能高过去年旗舰865,又得益于优秀的能效比,比起今年标准旗舰“火龙888”也是不遑多让。
联发科的天玑系列也是发力很猛,一直在努力在高端边缘反复试探。天玑1200从绝对性能上,基本可以算作是一颗优秀的旗舰芯了,不过受限于在影像方面的弱势,手机厂商还是将天玑1200放在中端价位的手机上。
这就导致了,今年的中端手机,性能其实是超一流的水准。再加上机圈内圈,一些影像、快充、屏幕等旗舰配置不断的向中端机下放,中端手机的性价比越来越高。
作为吃瓜群众,消费用户应该是非常幸运的。如果你刚好要选一部还不错的手机,预算又不太高的话,可以在这个价位段多对比看看,必定有惊喜。
最可惜的是华为,在遭受“制裁”之前,已经基本登顶全球手机出货量第一的位置,尤其是高端市场,对苹果形成的冲击非常之大。
不过美国佬一纸制裁,导致华为严重受挫,麒麟芯片无法投产,甚至手机不能搭载5G,华为今年发布的手机,P50系列、Nova9系列只能搭载4G。
华为高端手机无货可售,市场份额被MOV几家瓜分,尤其是小米在高端市场起量很猛,高歌猛进。小米11 Ultra、小米MIX4,出货量都很亮眼。
而华为受挫,最受益的应该是苹果。一大批原本可能是Mate系列的用户,由于无货可买,又转回苹果的怀抱。虽然iPhone13系列整体升级不大,但是抢购热度之火热超乎想象。
选手机一定要选适合自己的。尤其是性价比手机的选择上,一定不要只盯着预算和价格,或者说一味的追求CPU的高性能。
简单梳理一下不同人群选购手机时,可能关注的侧重点的差异。我梳理的不一定对,如果不对,欢迎评论区讨论,或者以你观点为准。
喜欢拍照的用户,重点关注影像配置;并且可能根据自己拍摄场景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影像功能,比如夜景、光学防抖、微距、超广角、长焦、人像等,当然一颗优秀的成像素质优良的镜头是基本条件;切记不要只盯着像素参数,现在的手机市场,1000元都能买到6400万的主摄镜头了,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
微云台对于手持录像非常友好;光学防抖必不可少;一些录制中的小功能,比如滑动变焦等,也值得考虑;
今年的游戏手机其实表现不错,黑鲨、红魔、联想拯救者都有很不错的游戏产品,除开最关键的CPU核心性能,对于散热堆料、肩键、以及配件都可以多加关注。对于一些不是专门的游戏手机来说,厂商的性能调度策略值得重点关注;
影像配置,尤其是前置自拍比不可少;此外,手机重量、厚度一定要考虑;机身材质,壳体颜色都是关注要点。当然,凡事无绝对,我已经不止一件见过身边女性朋友,拿着小米11Ultra,玩的开心啦。还要一点,如果你的女朋友说“十三香”,不要犹豫,果断下单!
学生群体的分化其实比想象中大很多;对于大多数普通学生来说,一台2000+价位的中端均衡“大杯”,已经是不错的选择。如果预算有限,1000+价位也有很好的选择。只记住,5000元手机能做的,1000元手机绝大部分也能做;
老人机≠便宜手机,如果儿女有意的话,会看到其实父母的手机“网瘾”是非常大的,刷抖音、快手可能比儿女更甚。因此,如果经济条件不那么紧张的话,不要选一些百元机给父母用,1000~2000价位段,其实有综合性能不错的手机,可以卖给父母;当然,孝心上不封顶,预算充足,当前高价更好,父母嘴上不乐意,可能心里乐开花。
LCD党可选择的越来越少,而且这趋势不可逆,旗舰机早已不见LCD;目前2000~3000元价位段,还可以看到一些配置不错的LCD屏手机。
1000元以下,虽然也有不少的机型,但是5G手机也就这么一款,Realme Q3i。日常售价1099,618时到过1000以下,所以双11,不出意外的线+的低价。
红米Note 9 5G是去年发布的note9系列中的中杯标准版,虽然今年Note10已经发布了,但是Note10是为了替换去年的Note 9 4G版而出现的,所以1000~1500这个价位档还是留给了去年的Note9 5G来填充。
realme Q3和红米Note9 5G,就是作为对手而存在的,那么这两者该如何选择?
首先,骁龙750和天玑800U性能基本相当,红米Note9胜在采用了UFS2.2;
不过Q3最大,也是非常提升体验的2大优势,就是120Hz高刷屏和30W快充,能在1500元以下拿到这样的配置,十分难得;
而note9在马达和扬声器的优势,显得不那么明显,当然会有对马达和扬声器比较在意的用户,也可以选择。
来到1500元~2000元价位,首先介绍一款这个价位bug级的机型。那就是近几年国内默默无闻,已经几乎从主流视野中淡出的“摩托罗拉”。
谁能想到,浓眉大眼的摩托罗拉,一出手,就把870干到了2000元以下,掌声在哪里?!面对不按套路出牌的对手,连“性价比界”的扛把子选手realme和Redmi都没了脾气。虽然卢伟冰的红米K40,搞了一把梦回1999,但毕竟只是6+128版本,噱头的意味更重一些。
除了edge s这个bug型选手之后,1500~2000元区间,还可以买到天玑1200、天玑1100、骁龙778配置的手机,相比edge s会更佳均衡一些。
realme推荐2款机型,GT大师版和GT Neo 闪速版;realme今年机海战术,手机风格非常统一,在配置上有一定差异。
另外,再推荐最近新发布的手机,vivo的IQOO Z5,是Z3的升级之作;
骁龙778G,但是搭配了满血版的LPDDR5核满血版的UFS 3.1;相当于个中端芯,加了buff;
很有特点的是,IQOO给Z5配上了160MHz带宽的WiFi6,这可是连骁龙870手机都没有的待遇;这应该是最便宜的160MHz WiFi6手机了;有这方面需求的,可以入手这款;
价格提高了2000元~3000元档,选择性就比较丰富了;在这个价位段,由于不那么首先于成本,手机厂商可以根据侧重点,给出一些配置很强大的手机。可以在影像、屏幕、快充等一个或几个方面,看齐旗舰配置。
K40宇宙的标准款,性能铁三角骁龙870+LPDDR5+UFS3.1,绝对性能上,没有任何挑剔;
屏幕给的很足,号称最好的直屏,三星E4材料AMOLED挖孔屏,120Hz高刷;并且前置镜头的挖孔真的非常小,到目前为止,可能都是机圈最小的挖孔;
4520mAh电池,搭配33W快充;多说一句,小米这个33W,比较实在,从充电表现上,不输别家更高瓦数的快充;
X轴马达,双扬声器和NFC,加上红外,基本该有的都有,整体上很水桶,很均衡;市场认可度比较高;
核心配置是骁龙778G,加上LPDDR4X和UFS 2.2,不算亮眼;
但是civi主打的是前置自拍,前置给到了3200万的IMX616,并且配置了双柔光灯,就是面向女生自拍这个市场,原生美颜效果很好;后置是6400万GW3的三摄;
整机质感设计精致,极窄的金属边框和AG工艺的玻璃后盖;还有一个猛男心动的“怦怦粉”配色;机身厚度6.98mm,166g,极其轻薄;
4500mAh搭配55W快充;由于不是重性能的定位,所以续航优化的很好,1天1充不是问题;
Z轴马达、双扬声器,NFC、红外,一样没有落下,再次称赞一下轻薄的设计;
在2000~3000元价位段,realme有3款手机值得推荐,依次介绍:
最大的看点是首发屏下前摄的真全面屏,中兴做了第一次对真全面屏的尝试;而且定价不高,想要尝鲜的,可以以一个不算太高的价格买来体验;从屏下前摄最终的效果来看,完成度挺高的;
影像方面,后置4摄,主摄是6400万的IMX682;而前摄的话,如果是自拍比较在意的话,就不要选这个手机了;虽然屏下前摄技术完成度已经很高,但是对前摄成像质量还是存在一定的影像;
这个手机最大的特点,是把一台游戏手机,尽可能的做的像是普通手机,不那么“魁梧”;在205g,8.3mm的机身下,塞进了5065mAh的电池,67W的快充,金属中框以及弹出式的游戏肩键;作为一台日用手机,带去公司也不显得突兀;
核心配置是天玑1200,应付绝大部分游戏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散热用料也堆的不错;
另外有独立游戏天线,避免抱死;并且支持来电不断网,游戏、通线;玩游戏比较多的线元;
核心性能888+满血版LPDDR5+UFS3.1,搭配石墨烯+VC液冷+散热凝胶+铜箔多重散热手段,尽可能充分调度888的性能;
此外机身控制的很好,186g、7.8mm,长时间抱着打游戏,减轻不少负担;官方说法“西装狂魔”;
但是代价是电池4200mAh,不过有55W快充,回血速度还行;另外的就是马达是转子马达;
预算来到3000元~4000元档,能够选择的基本是各家厂商的中杯旗舰,或者一些“偏科型选手”比如影像或者游戏。
先来介绍小米的小米11,作为11系的标准版,基本上是一个中杯标杆型的手机,均衡或者说水桶,该有的基本都有;
首发了骁龙888,搭配满血版LPDDR5和UFS3.1;旗舰性能铁三角;
影像方面,搭载1亿像素 1/1.33英寸大底主摄;并搭配了超广角和长焦微距;前置2000万挖孔前摄;
金属中框,玻璃后盖;机身相比上一代10系,明显轻薄很多,196g,让今年的小米数字系列,终于比较适合女生握持使用;
魅族18是一个特点很鲜明的手机,最大的特点是小屏,只有6.2英寸,定位是小屏旗舰。不过屏幕素质不差,120Hz、2K、E4、四边微曲面,一流的屏幕;
只不过,由于尺寸限制,电池容量仅4000mAh,36W快充,且不支持无线充电;续航受影响比较大;换来的是绝佳的握持手感,162g,金属中框;
影像方面是6400万的IMX682,搭配1600万超广角和800万长焦;
接下来是vivo的两个手机,分别是注重性能的IQOO 8和注重影像的X70,2款特点鲜明,分开介绍。
X70系列定位是影像旗舰,所以侧重点是影像能力;X70标准版搭载了微云台,4000万主摄IMX766V,和1200万超广角,1200万人像,影像配置在这个价位段基本拉满;配合前置3200万前摄;
核心为天玑1200-vivo;注意是带“-vivo”后缀的天玑1200,相当与vivo与天玑在ISP方面存在一定联合研发;
另外可以关注上一代的X60,X70相比X60的提升,并不如pro和Pro+提升那么大,因此是可能考虑用更低的价格买上一代的X60的,当前价格:8+128:2999;8+256:3299元;
一加在回归欧加系之后,补齐了系统的短板;在国内中高端市场,存在不弱的竞争力;首先核心性能还是常见的铁三角;
影像上采用了后置双主摄的策略,5000万超广角IMX766和4800万IMX689,另有哈苏联名加持,最明显的一个功能是哈苏的自然色彩优化,如果有入手一加9手机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这个功能;
3000~4000元价位区间,最后推荐一款性价比很高的游戏手机,联想拯救者2 Pro。
散热系统双涡扇增压液冷散热,对骁龙888性能调度比较激进,性能输出不错;
作为游戏手机,相比常见手机设计上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它的前摄是中置的,也就是手机横握的时候从中间弹出;另外有双TYPE-C接口;另外有八指操控按键和RGB等效;
重量很大,妥妥的半斤机都不止,262g,厚度达到了10.32mm。这手机只适合重度游戏用户,普通用户不推荐。
4000~5000元价位段,是各家厂商的“大杯”旗舰区间。这个价位段,推荐4款性价比手机,分别是小米11 Pro、一加9 Pro,以及vivo的X70 Pro和红魔6S Pro。
最大的特点,后置4摄,其中三颗镜头支持OIS光学防抖;三颗中的2颗是IMX766和IMX789的双主摄;并且长焦支持3.3倍光学变焦;另外还有哈苏联名;机圈内卷至此,也是消费者之福;
其他配置也是旗舰该有的水准,骁龙888铁三角,加上120Hz 2K AMOLED屏幕,再加上有线元;
前面已经说到,X70 Pro相比X60 Pro,提升是非常大的,最大的原因是vivo自研的影像芯片V1;在V1加持下,vivo的相机取景框,已经无限逼近iPhone的水准,超越一众安卓旗舰;
再来看影像配置,5000万大底微云台主摄IMX766V,超广角、人像、潜望式长焦一样不少,支持OIS光学防抖;蔡司联名;
但作为偏科型选手,X70 pro的核心性能略差,是三星1080;且不支持无线充电;
总之就是一个专门的影像旗舰;对影像爱好者来说,性价比十足;但对不在乎拍照的消费者来说,这手机没有任何性价比竞争力;
骁龙888+,可能是最便宜的骁龙888+手机;搭配满血版LPDDR5和UFS3.1;
终于来到5000元以上的土豪专享区。在5000元以上,意味着预算充足,意味着不差钱,主观倾向性更加明显。但是还是要从性价比角度出发,选出那些最值得购买的真·高端旗舰手机。主要会介绍vivo的IQOO 8 Pro和X70 Pro+;小米的11Ultra和小米Mix4;苹果的iPhone13系列;以及华为的Mate40 Pro(如果能买到的线元以上买手机的逻辑就是“我全都要”,同时最好能以相对比较划算的价格买到。
最为侧重性能的旗舰,影像配置是5000万微云台主摄IMX766V,4800万超广角,同时有支持光学变焦和光学防抖的1600万长焦;也算是顶级的影像配置;
有一个对于体验提升非常大的功能,超声波3D广域指纹,在屏幕很大区域内都可以实现指纹解锁;这个技术确实很牛,当前所有手机中,最强的存在;
IQOO的机身精致感今年也做的不错,X轴马达,双扬,NFC都配齐了;另外还有一个独立显示芯片;
如果说一加9 Pro是内卷之王的线 Pro+得影像系统,就是内卷到姥姥家了!后置4摄,全都支持光学防抖;其中2颗主摄级别镜头,4800万的超广角微云台,5000万大底主摄;1200万人像也配了光学防抖;800万潜望式长焦同样支持光学防抖;
背后一个背屏小窗,用的是小米手环的那个小屏幕;作用不好评价,但是辨识度是真高;对于顶级旗舰来说,辨识度也是一个非常重的因素,不然,走在街上,谁能看出你用的手机很贵呢!哈哈!
MIX 4千呼万唤始出来;MIX系列,作为小米在全面屏上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从上一代MIX3的滑盖式全面屏,到今年的MIX4,依靠屏下镜头,终于实现了技术上的CUP真全面屏;
影像配置是一亿像素三星HMX,搭配1300万超广角和800万潜望式长焦;影像配置不如11ultra;
120W快充,50W无线mAh,一体化陶瓷机身,重量控制在225g,比11ultra轻一些;
iPhone13系列4个机子,可以分2部分来看,分别是13mini和13;13Pro和Pro MAX;
整个13系列比较大的一点提升就是今年的最新芯片A15,对于苹果的芯片设计能力,不得不服,A15的绝对性能,领先安卓这边一大截,绝对性能无敌还不是最恐怖的,恐怖的是,A15超高的能效比,相比于12系列,13系列的续航有了巨大的提升,而且是在iPhone手机想来容量很小的电池前提下。
13mini和13整体来看,除了A15芯片,整体提升并不是很大,尤其是没有上高刷,比较可惜;按照去年12发布后,双11时iPhone11的大幅优惠来看,今年的双11,iPhone12也有望拿到一个非常划算的价格,临近双11可以盯紧拼多多的iPhone12补贴;
而Pro和Pro MAX,升级了A15,也终于上了高刷120Hz Pro Motion屏幕;影像实力进一步提升,有一个电影模式可玩性比较高;续航能力,尤其是Pro MAX这边非常恐怖,电池不小4385mAh,加上A15出色的能效设计,续航很给力;对于主要用iPhone手机的用户非常友好;
选购建议:低预算建议iPhone12,双11应该有好价,性价比更高;Pro和Pro MAX,由于价格很高,不谈性价比,推荐13系列;
屏幕为90Hz OLED超曲环幕屏,不过屏幕供应商有多家,显示效果略有差异;
价格:从上世伊始,Mate40系列就非常不好买到,现在情况更差,第三方售价不一,溢价也不少,8+128:约7299元;8+256:8699元。
聊了差不多有30多款手机,覆盖各个价位,基本上是各价位档,非常具有性价比的机型。当然,手机选购,各有倾向,我的选择未必适合你的需求,仅供参考。
在2000元以下预算,尤其是预算越低,选择手机的时候,越要注意以性能为主,也就是SOC的绝对性能。
因为,在这个价位的手机,无论是影像、屏幕等受限于成本限制,都无法做的多好。
因此,上文表格中列出的几款手机,性能基本是同档位最为出色的几款,而其他配置也比较均衡,在同价位几乎是最优的选择了;
虽然870的绝对性能输出不如888,但是能效比更佳;天玑1200性能非常强,但定位偏低,成本更优。
因此对于2000+价位段的中端机来说,以870换了更均衡的配置搭配,可能是更优的选择。
中端手机,首限于成本压力,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往往各有侧重,比如突出快充;或者突出影像配置;突出机身设计;或者突出前摄;突出屏幕,或者突出续航;
因此,中端手机,往往是比较难以选择的,一定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多多比较选择。
高端旗舰,往往是全面优秀,无论是芯片性能,影像配置、屏幕素质,续航充电,机身设计与手感,甚至辨识度都要缺一不可。
另外,旗舰机往往机身重量比较重,也是一个比较值得关注的点,200g+对于一部分,尤其是女生来说,还是有一定负担的。另外,多说一点,千万不要为了旗舰而旗舰,手机不是生活的全部,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低价位也是有很不错的手机选择。一定根据自身预算做决定。
胖否:2021年双11无线路由器选购攻略(小米篇)胖否:2021年618热门WiFi6路由器大盘点
胖否:随身WiFi/无线上网卡/MiFi/移动路由器/CPE选购最全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