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思瀚天天向上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 2023 年 08 月 6 日 2 时 33 分 59 秒在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北纬 37.16 度,东经 116.34 度)发生 5.5 级地震,震源深度 10 公里。
据网友们反馈,北京市、山东省、河北省等地均收到地震预警。也有不少网友表示,苹果手机没有地震预警动能。
从 iQOO 手机的天气 APP 进入 设置 ,确实有一个 地震预警 选项。
src=进入 地震预警 选项后,页面显示 服务需在联网、添加定位城市、系统定位服务开启时使用。当震级达到 3.8 级、您所在地的预估烈度达到设定阈值且在地震预警支持的范围内时将向您发送预警提醒 。
在该页面,可以将地震预警服务开启。不过,页面显示 仅部分区域支持该功能 。
src=点开 详情 后,可以看到预警服务覆盖的地区不包括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其他省、直辖市、自治区都有,不过并不能覆盖到区域内的所有市、县。有的省份内甚至只覆盖了一两个市或直辖县。
src=第一个提示是, 地震横波到达前,手机将进行提醒及播报 ,警报音为倒计时;第二个提示是, 地震横波到达时,手机将进行提醒和播报 ,警报音为鸣笛声;第三个提示是, 需要帮助时,可以前往紧急避难所,拨打紧急联系人电话 。
功能开启完成后,可以自己设置烈度阈值和预警提醒,也可以设定紧急联系人和查看附近紧急避难所。
从华为手机的 设置 - 安全 - 应急预警通知 进去后,来到 地震预警 页面。页面显示 本服务需联网,使用位置权限,获取设备和位置信息,用于推送地震预警消息。
src=在该页面,也可以设置紧急联系人和查看附近紧急避难所。也可以查看预警教程演示和预警区域。
打开 预警区域 后,显示 地震预警目前仅在中国部分地区试点开通 。页面所显示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和上述 iQOO 手机相同,不过没有显示覆盖了各省内的哪些市和县。
src=据其介绍,地震预警指通过在地震区布设密集的地震预警监测仪,在地震发生时,利用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前通过手机、应急广播等方式,提前几秒至几十秒为用户提供地震预警警报,以便紧急避险。
据了解,地震预警是警报,而不是预报。它指的是在地震发生后,迅速向破坏性地震波尚未到达区域发出避险警报,一般只有几秒至几十秒。
具体而言,就是地震发生时会产生纵波和横波。纵波速度较快但震动较弱,横波速度较慢但震动较大。
src=地震预警就是利用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快,以及电磁波远比地震波传播速度快的原理,在地震发生后,通过震中附近的地震仪捕捉到纵波,利用地震波信息快速计算出地震参数和影响程度,抢在具有更大破坏性的横波到达之前,对可能遭受破坏和影响的地区发出地震警报。
据悉,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预警网就会通过手机、电视等多种渠道,向目标区用户发布地震预警信息。
有很多网友反馈称,苹果手机没有 地震预警 功能。与此同时,# 苹果地震预警 # 词条登上微博热搜。
今年 3 月 8 日,广东河源市东源县发生 4.5 级地震。有多位广东地区网友表示,地震发生时提前收到了手机推送的地震预警信息。当时,也有许多苹果手机用户表示没有收到预警信息,并在社交平台发问该如何设置。
据南都湾财社报道,苹果中国官方工作人员回应称,目前 iPhone 系统中确实没有地震预警相关设置,仅在日本地区有地震紧急通报。
src=第一款 App 初次打开后,会有一遍预警演示,定位服务、网络设置、通知权限等授权后,则自动开启地震预警。
第三款 App 打开后,显示 免费试用 3 天,随后¥298/ 年,获得 APP 的完全访问权 。
据苹果官网显示,出现紧急情况时,用户的 iPhone 可能会显示:用户所在国家或地区发布的警报、有关安全或生命面临迫切威胁的警报、极端天气情况警报、安珀警报(美国失踪儿童:播报紧急情况应急)、公共安全警报。但安珀警报和公共安全警报并非在所有国家或地区都可用。
src=在默认情况下,用户设备的 政府警报 处于开启状态。当用户收到政府警报时,会听到类似于警报器的特别声音。如需开启或关闭,则需要前往 设置 - 通知 ,然后滚动到屏幕底部,在 政府警报 下方,可以开启或关闭相应类型的警报。
在美国启用 Test Emergency Alerts(测试紧急警报)功能,如果用户使用的是 iOS 15.4 或更高版本,需前往 设置 通知 ,打开或关闭 测试警报 。
src=如果用户使用的是 iOS 15.3 或更早版本,则需要通过打开 电话 APP 来打开 测试警报 。
虽然 地震预警 只发生在地震横波到来之前很短的时间内,但作用却不容小觑。
此前,网络上就有不少视频显示,在发生地震前夕,有不少人因为听到手机的 地震预警 ,而迅速从屋子里逃往室外空旷处。
这次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地震,又有不少人因听到手机 地震预警 而去往安全处。
最后温馨提示:地震预警响起时,不要慌张,要根据预警时间、所在地到就近安全地点的时间,选择合理的避险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