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卫东官场笔记8647月13日,华为在年度活动“跨越创新边界——2023创新和知识产权论坛”上公布了其手机、Wi-Fi和物联网专利许可费率。其中,华为对4G和5G手机设置的许可费率上限分别为每台1.5美元和2.5美元,对Wi-Fi 6消费类设备设置的许可费率为每台0.5美元。
樊志勇还表示,截至目前华为已累计签署近 200 项双边许可协议。此外,超过 350 家公司已通过专利池获得华为专利许可。华为历史上累计支付的专利许可费约是许可收入的三倍。
华为还在此次论坛上公布了其 4G 和 5G 手机、Wi-Fi 6 设备和物联网产品的专利许可费率。华为是这些领域标准必要专利最大的持有企业之一。
华为对 4G 和 5G 手机设置的许可费率上限分别为每台 1.5 美元(当前约 11 元人民币)和 2.5 美元(当前约 18 元人民币),对 Wi-Fi 6 消费类设备设置的许可费率为每台 0.5 美元(当前约 3.585 元人民币)。对于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的设备,华为设置的许可费率是净售价的 1%,每台费率最高不超过 0.75 美元(当前约 5.378 元人民币),而对于通过物联网增强联接的设备,许可费率则为每台 0.3–1 美元(当前约 7.17 元人民币)。
樊志勇在论坛上强调,建立一个保护创新者、让创新者得到合理回报并鼓励他们持续创新的良性循环是可持续创新的关键。他表示:“华为对专利许可采取平衡的策略。我们认为,收取合理的专利许可费会激励创新,推动创新成果的应用。”
华为还在本次活动上发布了其官方许可网站。该网站提供了华为双边许可计划的详细信息,涵盖手机、Wi-Fi 和蜂窝物联网领域。
据官方介绍,华为近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达到 9773 亿人民币。2022 年,华为研发费用支出为 1615 亿人民币,占其全年收入的 25.1%。华为在 2022 年欧盟工业研发投资排行榜上位列第 4 位。
目前,华为已与三星、OPPO 等领先科技企业以及梅赛德斯-奔驰、奥迪、宝马、保时捷、斯巴鲁、雷诺、兰博基尼和宾利等顶级汽车制造商达成了专利许可安排。
华为首席法务官宋柳平表示:“华为愿意通过专利的方式与全世界分享其创新成果,支撑全球产业和千行百业可持续地共同发展。”
过去20年,华为是蜂窝通信、Wi-Fi和多媒体编解码等主流ICT标准的关键贡献者。
多位专家分享了适用于涵盖家庭、交通和工作等领域的多项创新技术,其中包括5.5G、音视频技术、用于手机的十档可变光圈、可以协助车辆识别非“白名单”异常物体的通用障碍物检测网络以及实现智能生产调度和优化的算法等方面的领先研究。
首先,标准必要专利是全行业专利问题的核心,全球专利收费主要是围绕标准必要专利展开的。全球专利许可有两种主要方式,一是通过双边许可解决两家公司之间的许可问题,二是通过专利池开展“一站式”许可,参加者可作为权利人向其他成员提供许可,也可作为使用人获得其他成员的许可。沈弘飞表示,华为一直积极和行业参与者持续开展双边沟通,澄清双方之间的商业关系,同时也积极沟通和参与全球主要专利池,既作为权利人获得回报,也作为使用人获得许可。
其次,费率通常也有两种主要方式,一是单台费率,二是百分比费率。在华为公布的物联网许可计划中,对于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的设备,如资产追踪器,因为这类设备主要是围绕物联网技术而设计的,因此华为的费率是采取百分比费率,是产品价格的1%,同时设置了每台0.75美元的上限,而未设置下限,这样的安排,使即使最便宜的产品也有能力获得许可。而对于帮助基础产品连接到网络情形,如智能电表、共享单车等,费率则为0.3-1美元不等,主要反映无线连接的价值,而不是基础产品价值,更加符合产业的实际。
“无论哪种方式,华为都主张专利应当合理收费,既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华为既是创新者,也是使用人,决定了华为平衡的创新和知识产权理念,”沈弘飞表示,一方面,专利费不能过低,过低将遏制创新,创新需要长期持续的巨额投入,需要获得合理回报,否则创新就无以为继;另一方面,专利费也不能过高,过高将使产业承担不合理的成本,先进技术难以快速普及,同时使创新成为少数人的特权,同样会遏制创新。
近年来,随着5G标准的逐步冻结和成熟,围绕着通信技术之间的专利纷争也逐渐增多。
高通和苹果的专利诉讼“车轮战”平息还不到三年,爱立信、诺基亚此前又开始在全球向手机厂商发起了5G专利诉讼战。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爱立信至少在六个司法管辖区对苹果提起了专利侵权诉讼,而诺基亚从2021年开始在英国、德国、西班牙、法国以及印度、印尼等多个地区向OPPO、vivo等中国厂商发送了“诉状”。
根据智慧芽的数据,全球在5G标准必要专利数量上领先的企业包括华为、三星、高通、LG、诺基亚、中兴、NTT、爱立信、OPPO、夏普等。在全球范围内,随着4G到5G的转换、ICT产业和数字化转型的结合,企业之间的竞合也步入新阶段。专利战、交叉协议、专利续签更加密集。
在2022年底,华为已经和OPPO、三星、诺基亚等签订了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根据华为披露的信息,2019~2021三年的知识产权收入约在12亿~13亿美元,根据公开信息,过去一年华为在智能手机、智能车、网络、IoT等领域新达成了近20个许可协议,2022年约有3.5亿台5G手机获得华为许可。
今年3月,据中国知识产权报第02版刊发的《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受理公告》信息,华为已经起诉小米四项专利侵权。从专利内容来看,此次专利纠纷主要涉及4G/LTE技术、手机照相和解锁技术等。
而在7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口审公告显示,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针对华为终端有限公司的一项专利(申请号为17,名称为一种锁屏方法及移动终端)提出无效宣告请求,口审日期为7月21日。该专利正是华为起诉小米专利侵权的涉案专利之一。
“对于正在进行的法律程序,我们不予置评。此前,双方都曾公开回应,正在就专利许可进行积极沟通和谈判。”沈弘飞表示,华为无法独自完成数字化世界的建设,这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和投入。目前,一部分行业参与者还对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合理付费存在偏见,甚至认为合理的专利费将遏制创新和竞争,这是目前最大的困难和分歧。“我们期望通过更加开放、深入、坦诚、透明的沟通来消除分歧。”
对于专利费率怎么收,收多少的问题,沈弘飞表示,如何使创新获得合理回报,在全行业形成有效“投入-回报-再投入”创新正循环,促进全行业为建设数字化世界共同和持续创新,是专利合理收费作为创新产业规则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