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帘幽梦之萍聚满江红华为折叠屏手机 Mate X5 发布后一机难求,二手平台上溢价最高达到 6500 元。哪些人在抢折叠屏手机?2023 年折叠屏手机有希望成为主流吗?
9 月 8 日,华为 Mate X5 在未公布定价的情况下开启预售,订金 1000 元,官方平台 1 秒售罄。而在线下,华为全国多家旗舰店门前也大排长龙。
抢到就赚到的 Mate X5,也被称为年度理财产品,甚至有人称之为 电子茅台 。
从 2018 年柔宇推出柔宇 FlexPai 以来,5 年全球各家厂商共推出 51 款折叠屏手机。尤其是 2023 年,截至 9 月 20 日,已经有 19 款新推出的折叠屏机型,新机数量已经超过 2018-2021 年推出的新机数量总和,其中更是包括华为 Mate X3、X5 等多款爆款机型。
此前,折叠屏一直是厂商冲击高端、押注未来的热门产品线,但受限于高昂的价格和特殊的形态,一直较为小众。而随着各家推出折叠形态更加小巧、便携的竖折机型,折叠屏手机用户也受到了女性用户和年轻用户的青睐。
一位仍在持续抢购 Mate X5 的用户的告诉《豹变》,现在华为商城等官方渠道会在每天早上 10 点 08 分和下午 18 点 08 分放出手机,自己和老公分别在华为商城小程序和京东旗舰店抢购,每天两次定闹钟提前三分钟进入界面,抢了一周都没抢到。
据该用户介绍,每天一到开售时间,点击购买就会显示 排队中 ,大约十几秒之后,就显示已经被抢光了。她向《豹变》展示了手机截图,时间在 10 点 08 分的时候,界面已经显示 抱歉,已售完,下次再来!
src=线上抢机无果,她又转战线下,却被北京某授权店的店员告知: 店里只有展示机,Mate X5 现货我都没见过。 老公出差到青岛询问当地华为线下店,得到回复是,偶尔店里会有几台,但是不接受预订。
这种 线上比手快,线下靠随缘 的高难度抢购,让黄牛看到了商机,小红书上已经出现 华为 Mate X5 全国上门回收 的帖子。
Mate X5 在二手平台甚至已经有了 4000 元到 6500 元的溢价。一名卖家在二手平台将 Mate X5 12GB+512GB 黑色版本标价 19999 元,《豹变》以买家的身份询问之后,对方表示低于 19500 元不卖。
在某渠道商的朋友圈里,12GB+512GB 的紫色版本价格 19000 多元,白色版本 18000 多元。当下的渠道商都是在朋友圈透露有现货,然后放出大致的价格,有意向的客户才能进一步了解。
被问及每台手机加价多少,该渠道商回复: 我们只管我们卖多少钱,官网卖多少钱不重要,跟着行情走。
还有一位渠道商的销售人员告诉《豹变》: 目前这款手机溢价太高,价格还不太稳定。 在他的朋友圈里,12GB+512GB 的版本售价已经是 2 万元以上。
src=问及具体的出售价格,该销售人员说不方便透露。谈及当下的销售情况,他表示, 这几天卖的一般,已经没有刚开售那几天火了,但是现在大多数店铺都没货。
总体看来,渠道商的 Mate X5 售价相对于黄牛要低一点,一方面渠道商货量更充足,另一方面,有的渠道商会要求消费者当面激活,也就是买家到店内确认后拆封激活,或者店员录下拆封激活的视频再给买家发货。这也是厂家对渠道商的规定,用于监管黄牛收购。
兴起于 2018 年的折叠屏手机,目标用户已经从早年的数码产品极客玩家,变为 31-45 岁的商务男士,如今再次扩展为更年轻、覆盖范围更大的群体。
艾瑞咨询曾在今年 4 月发布的《2023 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洞察报告》中预测,在智能手机销量下滑的大背景下,折叠屏手机出货量仍然能持续性增长,2023 年会迎来折叠屏手机市场的爆发,出货量将超过 550 万台。
在 Mate X5 之前,2023 年已经有多款新品折叠屏手机上市,包括华为 Mate X3、荣耀 Magic V2、vivo X Fold2,小米 MIX Fold3 等,都引发了一定关注。随着产品线铺开,技术升级,国内市场折叠屏手机的销量一涨再涨。
根据 IDC 的数据显示,2023 年第一季度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在智能手机市场继续同比下滑了 11.8% 的大背景下,逆势上扬同比上涨 52.8%。并且在第二季度,继续保持了 173% 的高增速,出货量达到了 126 万台的历史新高。
这已经是折叠屏手机连续 11 个季度同比正增长,折叠屏手机真的要爆发了吗?
IDC 数据显示,在市场份额方面,国内市场占比前三的品牌分别是华为(43%)、vivo(19.3%)以及 0PP0(15.9%)。
一款折叠屏的爆款产品对销量拉动十分明显,甚至能直接改变市场排名。因此,能否打造出爆款,是各手机厂商的重中之重。
2023 年上半年,华为的折叠屏爆款 Mate X3 一度引发抢购热潮。凭借灵犀通信、北斗卫星等黑科技表现,以及机身在重量、防水、屏幕、悬停等方面的使用体验提升,Mate X3 让华为在万元以上超高端折叠屏市场内占据了大约 50% 的份额。
而 vivo 主打性能的旗舰折叠屏 X Fold2 和第一款竖折机 X Flip,帮助其在第二季度跃居国内市场份额第二。0PP0 的 Find N2 Flip 也凭借竖折、大副屏、轻薄等特点,占据今年上半年竖向折叠屏市场份额的 31%,把 OPPO 推上二季度国内市场份额第三。
各大厂商都在努力解决折痕、降低重量和厚度,并且通对悬停、副屏等差异性功能的开发吸引用户。在用户画像上,相对来说华为更偏向商务路线,用户画像的标签中有一线城市、商务人士等,而以 OPPO Find N2 Flip 为代表的竖折机型则深受女性消费者喜爱。
当下主流厂商的折叠屏机型主要有两种路线:追求旗舰体验的性能和功能,突出大而全的横折机型,但往往因为堆料导致手机厚度和重量不尽人意,甚至有部分机型因为接近 300g 的重量被消费者戏称为 健身器材 。
另一种是走轻薄时尚路线,但往往牺牲手机续航和性能,也被调侃为 美丽废物 。
此外,不少主流厂商都拥有着横折和竖折两条产品线。其中,华为拥有横折的 Mate X 系列和竖折的 Pocket 系列,vivo 拥有横折的 X Fold 系列和竖折的 X Flip 系列,OPPO 拥有横折的 Find N 系列和竖折的 Find N Flip 系列。其他国产厂商中,荣耀和小米只有横折机型。
虽然通过爆款产品的推出,以及更多元产品类型的布局,折叠屏手机正在拓宽市场,但总体来看,相对于直板手机来说,折叠屏的市场占比仍然非常小。
根据艾瑞咨询的报告,2022 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 360 万台,在国内市场占比仅 1.2%。按照这个数据,如果 2023 年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达到了预计的 550 万台,在国内市场占比也不过 2% 左右。
而根据市场份额和出货量大致计算,一款爆款的折叠屏手机销量约为数十万台级别,至多不超过百万台级别。
一机难求的爆款产品固然能带动销量,但价格太高,相对厚重等问题,让折叠屏手机很难成为普通大众的选择。
在一项有关使用体验的调研中,用户指出,折叠屏的优势在于一屏多用,方便携带大屏等特点。但在缺点感知上,折痕较大、耗电量增大、价格较高等原因依然在劝退消费者。
曾几何时,折叠屏是厂商用于秀肌肉和冲击高端的产品线,一度大幅提高了手机定价区间,如华为的折叠屏手机将旗下手机价格区间上限从 12999 元提高到 18999(不包括典藏版等特殊型号),小米将旗下手机价格区间上限从 5999 元提高到 8999 元。
不过,为了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相对于第一代横向折叠屏手机 16000 元左右、第一代竖向折叠屏手机 12000 元左右的主流定价,目前主流厂商的折叠屏手机定价都已经有了大幅的下探。
降价的效果也非常明显,以 2021 年年底 OPPO 推出的定价为 7699 元起的折叠屏手机为例,该机型一经发布就被订购一空。
品牌评级机构 Chnbrand 的报告显示,折叠屏手机的用户除了扩展到女性和年轻人,也开始从一二线高净值群体向三线城市渗透。
对此,有多家机构看好折叠屏手机的市场增长,艾瑞咨询在《2023 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洞察报告》中预测,2023 年 -2025 年,国内折叠屏出货量增速预计分别为 53.7%、74.5%、64.7%,并预计 2025 年,国内折叠屏手机出货量会达到 1600 万台。
这是在苹果未推出折叠屏手机的情况下。实际上,行业巨头苹果何时推出折叠屏手机也是广受关注的焦点,如果说其他厂商推出折叠屏手机是为了在高端市场与苹果分一杯羹,苹果现阶段并没有推出折叠屏手机的需求。
据美国商标和专利局(USPTO)公示的清单显示,苹果曾获得了一项与折叠屏相关的专利,该专利可以缓解折叠屏手机内屏容易开裂的问题。
有人认为,当苹果推出折叠屏 iPhone 的时候,就是折叠屏市场成熟,连苹果也不得不跟随脚步的时候。
至于折叠屏何时能真正赢来自己的 iPhone 时刻 ,还需要时间来解答。
亲爱的读者,由于公众号规则的变化,不标星《豹变》公众号,无法收到最新推送,星标方法如下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