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奶牛被穿上尿不湿 真相惊人_猎奇部落众所周知,近年来三星手机在全球市场的出货量排在第一,是许多地区比较热销的一个手机品牌,不过三星手机在我们国内市场却是Other品牌,销量完全排不上名号,有网友对此发出疑问:为什么三星手机全球销量第一,在我们国内却卖不动?
其实,三星在我们国内市场卖不动,有许多原因,当中最为突出的是「Note7爆炸事件」+「服务区别对待」,直接把自己给“玩出局”了。
三星手机轰动一时的爆炸事件发生在2016下半年,在这之前三星已经耕耘智能手机多年时间,那几年的高端市场基本上就是苹果和三星两家称霸,不过苹果在使用体验上占了绝对优势(久用不卡),而三星当时的优势是大屏幕,缺点也很明显(容易卡顿发烫),当时的安卓手机普遍有这样的缺点,苹果当时给用户的印象太好了,可以说就只差大屏幕没跟上了,这也是为何后来推出iPhone 6系列大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不过当时三星高端机和其他安卓手机不同的是,三星高端手机价格昂贵,其他安卓手机普遍便宜,但三星手机也无法避免容易卡顿、发烫的问题,本质原因就是安卓后台机制的问题,当时的运存普遍为1-3GB,只要使用几个月,随着资料/APP的增加就很容易卡顿发烫,体验特别不好,而价格昂贵的三星高端机给用户的印象就更不好了,可以说是贵又不好用。
苹果在2014年秋季推出的iPhone 6系列,是苹果首款大屏手机,直接卖爆了。尽管如此,虽然苹果大量抢夺了高端市场份额,但三星手机在国内市场依然有相当可观的市场,真正让三星出局的导火索其实是2016年的“Note7爆炸事件”。
2016年,国内手机厂商进一步对安卓系统做出了优化,同时运存配置终于普遍升级到了4GB规格,通过系统优化+4GB运存,国产安卓手机开始有了不同以往的使用体验。不过三星手机却依然还是“我行我素”,系统没有优化(或者说不明显),虽然运存上来了,但使用体验并没有改善很多。
2016上半年,华为P9、荣耀8相继发布,开启了新一轮的智能手机潮流,国内品牌竞争再次风起云涌。OPPO R9、vivo X7也参与其中,市场百花竞放,那一年用户真正开始有了更多优秀的选择。而这一轮百花竞放的契机,显然就是国产品牌对安卓系统进一步优化,以及普遍采用了4GB运存。
那一年,三星系统的体验对比国产手机,开始有了明显差距,国产手机有价格上的优势,还有使用体验上的优势,三星手机销量开始明显下滑。
2016下半年,被三星寄予厚望的Note7发布,但是产品上市后不久便接连收到超过30位用户反映新手机充电发热、起火甚至爆炸等问题。手机会发热爆炸,这样的事情匪夷所思,引起了全球用户的关注,迫于市场压力,三星宣布召回全球售出的全部Note7手机,不过我们的国行版本却不在召回计划之列,这样的区别对待引起了国内用户的高度不满。
当时三星Galaxy Note7手机刚发布不久,全世界各地就接二连三的出现手机爆炸自燃的新闻。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全球出现35例三星Note7爆炸的事件,眼看事件越闹越大,三星也立即作出相关措施:宣布在全球召回大幻250万台三星Note7, 中国地区除外。为什么要把中国地区除外?三星官方给的解释是国行版的三星Note7采用了不同的电池供应商,不会出现电池的问题,大家可放心购买。
而Note7爆炸事件引发的社会影响对三星更是雪上加霜,当时国内外有多家航空公司明确禁止乘客携带三星Note7上飞机,甚至演变成为人们看到三星手机就想到“会爆炸”,而当时商务人士是三星Note系列的核心用户群,这些情况对于三星简直是致命打击。
前期积累的卡顿发烫问题,已经潜伏在用户心里多年,这一次Note7爆炸事件,不管是飞机禁止携带,还是三星的区别对待,都引发了国内消费市场情绪上的强烈不满。
国内用户不再接受三星手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其实是国产手机的崛起,2016年11月份华为发布的Mate9系列或许是那时三星Note7爆炸事件的最大受益者,其产品定位和性能参数丝毫不逊色于三星note7,加上专属的系统优化,口碑明显高于三星Note7系列,许多三星老用户直接改用了华为Mate9系列。
人们的消费习惯一旦改变,就很难再变回来。买手机和买车一样,最重要的是考虑使用体验、产品口碑、到手价格和售后服务,追求独特而买小众品牌的毕竟是极少数,销量多的品牌往往售后也会做得更好。
多年过去,三星如今在国内市场依然是other,这个局面不是只因为Note7爆炸事件,更重要的是三星前期在使用体验上的问题没有得到良好的改善,加上售后区别对待的案例不是只有一次,今年的S23 Ultra在先行者计划上也给出了区别对待。
三星虽然是安卓智能手机的领航者,但是在系统优化上改进如此缓慢,可以说是不作为,一直很努力的国产品牌后来居上、取得绝对优势,毫无疑问这和三星区别对待市场的方式有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三星淡出我们国内市场更多的是咎由自取了。而对于许多用户来说,“Note7爆炸事件”这一次印象深刻的区别对待,让用户的信任感掉落谷底,基本上已经很难挽回了,对于许多老用户来说可谓是一次不忠,百次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