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田方评书网折叠屏手机是近几年智能手机市场的最新产品形态,通过柔性OLED屏幕搭配折叠铰链结构设计,在当下单屏屏占比已经达到极限的状态下,为用户提供了更大的显示屏幕,从而带来更丰富的应用体验和更多的可能性;同时相较于大屏平板产品,可折叠设计满足了日常使用的便携性。
SAMSUNG三星Galaxy Z Fold3 5G折叠屏手机是三星第三代折叠屏产品,在技术上已经相对较为成熟,通过采用由增强型三星超薄柔性玻璃(UTG)制成的AMOLED全面屏、精密铰链结构和磁路设计,实现了稳定固定和任意角度的旋停。其中,磁路设计采用的稀土永磁磁铁,磁力更强且可控,为折叠屏手机的开合提供了非常细腻、舒适的手感。
近日,我爱音频网用于产品测试的SAMSUNG三星Galaxy Z Fold3 5G折叠屏手机走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为了让其能够再次发光发热,我爱音频网首款折叠屏手机【拆解报告】就此诞生,下面就来看看这款产品的内部结构设计和硬件配置吧~
src=Samsung Galaxy Z Fold3 5G折叠屏手机于2021年8月11日发布,采用内外双屏设计,康宁大猩猩Victus玻璃和Armor铝合金中框,拥有着出色的质感。性能方面,采用了当时最强的高通骁龙888+LPDDR5+UFS3.1组合,内外五摄像头,内屏首次搭载屏下摄像头方案。
src=机身侧边设计有SAMSUNG品牌LOGO,采用坚固耐用且重量更轻的装甲铝框架结构,能够更好的保护铰链和内部结构。
src=机身底部有扬声器开孔和Type-C充电接口,双扬声器呈现更优的立体声音效。
src=手机内侧采用了7.6英寸AMOLED全面屏,由增强型三星超薄柔性玻璃(UTG)制成,分辨率2208×1768,同样支持120Hz自适应刷新率,同时支持Eco屏显技术,亮度提升29%,峰值亮度达到1200尼特。右侧屏幕中心位置设置400万像素屏下摄像头和距离传感器。
src=三星Galaxy Z Fold3折叠屏手机铰链支持多角度旋停,搭配对应的交互模式,带来新颖的用户体验。除了铰链结构之外,屏幕四角还设置有四组稀土永磁强力磁铁,用于使屏幕折叠状态更加稳定;同时通过可控磁力设计,可以实现任意角度的旋停。目前高端旗舰系列的折叠屏手机均采用此磁铁方案。
通过上文,我们详细了解了SAMSUNG三星Galaxy Z Fold3折叠屏手机的外观设计,下面进入拆解部分,来看看详细的拆解过程~
src=首先来看一下手机内侧部分的拆解,取掉手机内侧的柔性OLED屏幕。
src=内侧腔体结构一览,通过中间铰链和边缘四组强力磁铁,实现屏幕的弯折和多角度悬停。中间铰链外部覆盖金属盖板和贴纸,边缘磁铁上均设置有缓冲垫,防止折叠时损伤屏幕,缓冲垫还采用了不同配色进行区分。
据我爱音频网了解到,三星Galaxy Z Fold3折叠屏手机采用的磁铁来自东莞金坤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为稀土永磁产品,相较于普通磁铁,具有磁力更强的特点,能够实现更稳定的固定;并通过可控磁力设计,可以实现任意角度的旋停;通过恰到好处的磁路设计,使之达到开合自如、声音清脆的同时,又不影响电子元器件性能。磁铁表层采用耐腐蚀的镀镍,确保在任何情况下,磁铁的表面不发生变化。
src=左上角磁铁结构特写,契合手机边缘弧度的异形设计,高精度的尺寸和适当的材料选型满足吸力要求。与右上角磁铁呈相对向异极,主要作用为磁感应,控制折叠屏手机的屏显及休眠状态,根据客户需求,开屏及闭屏到一定角度时,实现屏显及休眠功能,角度误差控制在±2度内。
src=左侧磁铁组特写,采用平面多极的充磁设计,契合铰链的结构特性,满足吸附使用效果。与右侧磁铁呈相对向异极,主要作用为磁吸附,保障折叠屏手机开闭屏时的稳定性。
src=右上角磁铁结构特写,与左上角磁铁精准定位,达到吸合效果,实现磁感应功能。
src=右侧磁铁组结构特写,采用与左侧磁铁组相似充磁方式,使吸合效果完美配合。并采用平面多极排列方式,在额定的体积及质量下,使一端表磁更大化;为了磁场不影响无线信号的接收与发射,甚至影响其它电子零部件的正常使用,采用特殊屏蔽材料,使一端表磁更小,另一端表磁增加50%以上。
src=内屏内侧电路一览,三条排线连接PCB板,贴有大面积石墨散热贴纸。
盖板内侧结构一览,摄像头镜组结构上设置有一颗VPU语音拾取单元,排线露铜连接到主板。
src=腔体内部结构一览,顶层固定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下方电池单元,上半部分设置主板,贴有散热贴纸增强散热。
src=外屏腔体内部结构一览,同样设置有一块电池,PCB板由塑料盖板固定。
src=外侧屏幕驱动同样采用了ST意法半导体的产品,丝印型号FJBBH DNK122 83CDB。
src=腔体内部结构一览,上方主板、中间电池、底部电源输入小板的排线,均通过连接器连接,拥有着极高的模块化设计。
src=主板采用双层设计,上层通过屏蔽罩防护。主板边缘固定有摄像头模组。
src=主板另外一侧结构一览,主要IC均通过屏蔽罩防护,并贴有散热贴纸。
src=SiliconMitus矽致微SM5451充电IC,是一款高度集成的四路模式开关电容充电器,集成了无限调节环路和非常精确的12位ADC,支持最大6A的充电电流。SM5451不仅具有用于电流倍增器模式的开关电容器架构,还具有用于旁路模式的通路拓扑。
src=Cirrus-Logic凌云逻辑CS40L25集成DSP的升压触觉驱动器,集成了一个高性能触觉驱动器、一个Halo Core数字信号处理器和一个驱动器升压转换器。这些设备基于电机的谐振频率,可驱动高性能线性共振激励器(LRA)和音圈电机(VCM),从而通过独特的触觉波形增强用户体验。
这些设备的触觉套件包括LRA在系统级别的谐振频率校准;触发触觉传动器阻抗和谐振频率报告的输出电压和电流监控软件;可以由I2C / GPI触发的用于游戏应用和用户界面事件的预存触觉波形;及灵活的触觉波形生成,可以由GPI触发以替代Home键或侧键。
Cirrus Logic的触觉技术还具有闭环算法,可最大程度地发挥LRA的效能。这种软件方法可实现有力且一致的触觉,保护LRA免于超过行程使用,并提供了LRA的整体长期可靠性。
src=1200万像素广角和1200万像素超广角摄像头模组特写,均支持防抖。
src=手机内置锂离子电池组型号:EB-BF926ABY,标称电压:3.88V,额定容量:2060mAh 7.99Wh,典型容量:2120mAh 8.22Wh,充电限制电压:4,47V,制造商:天津三星视界有限公司,越南制造。
src=取出腔体内部的元器件,包括了副板、SIM卡槽小板、SIM卡托、外屏自拍摄像头和一个转接板。
src=另外一侧多颗BTB连接器连接其他模组,主要IC同样通过屏蔽罩防护。
src=ST意法半导体LSM6DSOWTR传感器,一款支持状态机的6轴传感器,提供更丰富的交互设计补充,内置状态机用于拿起手机亮屏,运动数据追踪等功能。
src=Diodes P13WVR 648GEAE五通道MIPI PHY切换器,能够切换遵循C-PHY或D-PHY串行接口规范(由业界标准规格定义)的物理层,此规范适用于智能型手机影像传感器及相机,以及行动产品应用显示器。
src=第二块锂离子电池组,型号:EB-BF927ABY,容量相较于第一块稍大,体积由于腔体限制,设计的更加扁平。参数方面,额定容量:2215mAh 8.59Wh,典型容量:2280mAh 8.84Wh。两块电池总容量达到了4400mAh(典型值),搭配可调节功耗,实现持久续航。
通过拆解了解到,SAMSUNG三星Galaxy Z Fold3折叠屏手机内部结构极其复杂,硬件配置相较于我们经常拆解的TWS耳机天差地别,但模块化设计已经非常成熟,模组之间均通过BTB连接器或触点连接,便于前期工厂生产组装和后期维修,当然也便于了我们拆解。
手机主要硬件配置方面,内侧屏幕弯折部分,搭载了由增强型三星超薄柔性玻璃(UTG)制成的7.6英寸AMOLED全面屏,采用了精密的铰链结构,搭配4组来自金坤的稀土永磁磁铁,保障了结构的稳定固定,并实现了多角度悬停,为手机的多种新颖交互体验提供支持。
外侧腔体内置双电池单元,总容量达到了4400mAh(典型值);内置双扬声器+话筒,双MEMS麦克风+VPU语音拾取单元;内置4模组5颗摄像头;以及X轴线性振动马达、UWB超宽带天线等。所能获悉的芯片方案方面,采用了高通骁龙888+三星K3LK4K40CM-BGCP LPDDR5内存+三星KLUFG8RHDB-B0E1 UFS3.1闪存的组合,为手机提供了强大的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