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衣警察全集下载我国智能手机,从中华酷联,到小米,华为,VIVO、OPPO四强混战;而我的智能手机,也是先从酷派,到魅族,后来又换成华为。
魅族,作为当年行业内,唯一能与苹果打对台的国内智能手机品牌,从开始拿着一手好牌,到现在沦落小品牌,泯然众人,让人唏嘘,从宏观层次分析,原因如下:
魅族从2007年转型做手机起,在2014年之前,一直是拒绝资本的,而2010-2014年,这段时间,正是智能手机百舸争流的黄金时期。
魅族没有利用自己在行业领先优势,构筑护城河,提高行业的进入门槛,最终只能被反超。
据其招股书显示,小米从2010年9月,获得A轮融资1025万美元起,到2014年12月最后一轮逾15亿美元融资,共经历9轮融资,截止到2018年5月份,估值已经达到1000-1200亿美元,是成立初期的400-480倍。
这方面,后来滴滴与快的、摩拜与OFO,就是很好例子,如若彼此没有背后资本不断注血,早就被竞争对手吃得连残渣都没剩下。
黄章选择2010年急流勇退,虽然不知道其具体原因,但这段时间,却是国内智能手机爆发式增长时期。
企业再好的打法,如果没有在正确的时间,用于扩大自己竞争优势,不断提高行业进入的门槛,一旦竞争对手,跨界而来,将会面临一场旷日持久、艰苦的战争。
中国企业,最不缺的就是模仿能力,后来小米,华为,VIVO、OPPO就是很好的例子。魅族早期互联网手机的玩法,如高性价比和粉丝经济、饥饿营销等,就是被雷军发扬光大,乃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到今天已成为智能手机普遍模式。
如今,随着智能手机市场趋向饱和,行业的商业模式广为人知,各品牌也都圈下各自阵地,魅族要想再度逆袭,虽然不说绝对不可能,但正所谓一步错、步步错,也确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