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女的欲望据其自述,踏入社会后的他依然沉迷数码技术,口袋有十块钱就敢花七块去买无线电。
有一次,黄章在盐田港码头帮一家叫爱琴公司的新加坡合资企业搬运VCD产品,偶然之下,获得该公司经理的赏识,成为了一名技术员。
怀着对电子产品的热忱,黄章自此进入数码消费品行业,也从深圳转入他的福地——广东珠海。
到2002年,26岁的黄章已经升任爱琴公司的总经理,并带领着爱琴从日薄西山的VCD产业转入音响、功放、MP3领域。
在其努力下,爱琴的MP3凭借过硬的产品在业内名声大振,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辍学打工却得遇赏识,少年得志还如虎添翼,按少年漫的发展,接下来,就该是危机了。
2002年底,IMP3闪存论坛上出现了一个帖子,宣布一家叫“魅族”的公司即将发布MP3产品。
热衷于数码论坛的黄章在魅族成立时同步建立了魅族官网与论坛,并为自己注册了一个沿用至今的英文ID“J.Wong”。
由于缺乏知名度和销售渠道,魅族一开始月出货量只有几千台,不得不与其他厂商合作生产。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年多,直到2004年10月,魅族E2MP3面世,才改变了这一窘境。
这款支持自助换壳,带有电子书功能的MP3一经推出便火爆异常,让魅族迅速打开了知名度。
实际上,魅族团队当年研发了大约有30款产品,但只有10款被黄章批准上市,因为觉得其他的不够好。
在持续性的蒸蒸日上之后,魅族规模扩大,公司地址从珠海市中心的拱北搬到了郊区的南屏,有了自己的车间和事业部,终于称得上是一支完整的“团队”了。
该产品凭借当时少见的触控屏幕,全机身无螺丝设计收获大批粉丝,一举将魅族推向MP3领域的巅峰。
“miniplayer虽然在全球看肯定不如iPod,但在国内销量绝对是第一。”
当年汽车可以干掉马车,未来外卖可以干掉泡面,凭什么现在手机就不能干掉MP3?
而事实上,在智能正式手机崛起之前,市面上已经开始出现“音乐手机”这个品类。
2006年年底魅族公司年会,黄章在饭桌上透露了转型做手机的想法,并征询多位技术工程师的意见。
在韩国,曾有一家销量曾经超越iPod的知名MP3厂商iRiver,面临过跟魅族一样的困境,人家也想转型做手机业务。
2007年底,国内各大MP3厂商召开行业会议,探讨行业未来,魅族没有出席。
此后的时间里,魅族只是偶尔推出几款miniplayer的小改版机型,一边卖存货续命,一边投入到手机研发中。
如果你曾经历过那个时代,或许,国产手机的种子,曾经就藏在你口袋中那台小小的MP3里。
魅族在这个时候入局,是摸石头过河,还是沉进海里当石头,是敢为人先,还是比人先死,没人知道。
魅族找来了当时知名的英国触控供应商Quantum(已被Atmel收购)。
但双方合作了近一年才发现最终成品精准度不够,达不到工业量产的水准,不得不放弃。
随后,白永祥又带着工程师先后找了比亚迪、全智等众多供应商,但效果均不理想。
2007年6月,第一代iPhone上市,一家叫宸鸿科技(简称TPK)的台资企业浮出水面。
但意外的是,此时TPK正积极寻求业务拓展,魅族成为了他们眼中进入内地市场的绝佳突破口,双方一拍即合,触控屏问题因此得以解决。
最后是靠他对着新思的中国区销售经理陈元死缠烂打近两个月,才最终拿下整套触控方案。
微软是用做电脑的方式做手机操作系统,什么功能都有,操作不方便,人性化不够,也毫无美感,这不是魅族想要的东西。
当年Windows Mobile在界面差的同时,每台手机授权费高达十几美元,魅族只能放弃。
Win CE 是基于掌上电脑开发的操作系统,面向的是家电、汽车中控等移动设备,而不是智能手机。
但当时与魅族对接的微软工程师相当保守,拒绝开放部分源代码,魅族只得自行对其进行重编。
魅族工程师在对系统进行编写开发时,发现当时手机GPU性能相对薄弱,导致桌面滑动只能呈现10-20帧的效果,造成视觉上“卡顿”的效果。
魅族的技术工程师花费数月时间,重新编写了桌面图片和文字缓存技术,才最终保证了桌面滑动的24帧的流畅度。
魅族历经重重困难,最终开发出来的这套系统当时不仅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在世界范围内也不落人后。
凭借魅族在MP3时代积累下的口碑,以及“第一台国产机”的名头,魅族M8在2009年国产手机全线亏损的大背景下,创造了一个业界奇迹。
传闻有粉丝转战了4省,倒了3趟火车、1趟汽车,专门从安徽阜阳赶到山东临沂,只为购买3台M8。
在魅族M8在推出仅两个月后,销量便达到10万部,5个月后,销售额突破5亿元。
但,要知道,在那个智能手机开山的时代,iPhone刚刚打开了智能手机的大门,安卓还没影子,华为还在做贴牌,OV尚未发力智能机,甚至还没有小米(2010年成立)。
而魅族,已经创造出了第一台国产智能手机,并且用这台手机跟苹果正面对打,还赚到了钱。
无数人将其称为“国产机皇”,结合其“国产第一部智能手机”的身份,魅族此时的地位不言自明。
M8的成功甚至惹恼了苹果,乔布斯曾公开批评M8抄袭iPhone,并因此向广东省知识产权部门要求停止销售魅族M8。
有趣的是,在两年后,苹果与三星的专利诉讼大战中,苹果将魅族M8作为自主创新的产品拿出来举证。
除了魅族,还有哪个厂商做过智能手机?能做智能手机?历史第一的名头有谁扛得住?
此时虽然Android系统已经发布,并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了大多数厂商的主流选择。
三星尚未大举进入,诺基亚颓势已显,中华酷联还在盲头乱撞,小米OV影还早着呢。
总体配置跟苹果有得一拼,3D性能上,甚至还要略胜于同期的iPhone 4一筹。
而后续诞生的Flyme系统,则成为了魅族的招牌,为其带来了“小而美”的市场认知。
凭借M8、M9两代神机以及Flyme系统的成功,魅族口碑销量双丰收,在市场上获得一致认可。
他把日常管理全权交给CEO白永祥,自己回到半山的别墅里过起了隐居生活,专心打磨产品。
公司运营专人管理,自己日常上网逛论坛,煲音响,做木工,偶尔心情好了再跟粉丝交流下意见,钻研下产品。
著名天使投资人,电音鬼畜大师,亚洲雷鬼天王,世界级猴戏领军人物,被后人称为黄章的一生之敌的男人——雷军。
他是M8最早的一批用户之一,常在吃饭间歇当场掏出一部魅族M8现场跟人科普。
此时雷军正想创业,但苦于从零开始过于艰难,便退而求其次,希望以投资的形式进入手机行业。
雷军找黄章,是来投资的,他打算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收购魅族30%的股权。
在此前魅族的12名董事中,除黄章本人外有4人是黄章亲属,均担任副总裁,总经理等重要职务。
所以黄章希望的,是雷军作为“人才”,担任魅族CEO,高薪分红没问题,股份免谈。
被黄章拒绝后,雷军跟林斌一起,拉来了孙鹏、刘德、周光平等人成立小米,打算自己做手机。
眼看着小米成立,MIUI发布,黄章公开表示自己后悔之前毫无保留地和雷军交流关于魅族的一切。
“我并不怕他,只是恶心他。曾经以天使投资人身份利用高新区领导关系接触我套取魅族的商业秘密。从整体理念到手机如何做为何这样做,开发流程到供应商选择,生产和销售,公司状况和计划到核心人员介绍和接触及财务报表...在他一次次的诚意和领导好心敦促下我完全被进了圈套。所以请不要在此谈论他们,还我清静。拜托”
雷军对黄章说,魅族一位高管软件硬件都很强,但一分钱股份没有,很容易被别人挖走。
传闻,乐视给白永祥也发了Offer,待遇是在魅族给的工资后面加了一个0。
不知当多年以后,当白永祥看到下周回国的贾跃亭和被供应商窒息的乐视,回想起这段往事时,是心有余悸,还是暗自庆幸。
当黄章看到无数骨干,甚至多年骨干都将离他而去时,他意识到自己,或许该改变了。
魅族开始引入投资,由于黄章此前甚少与资本打过交道,融资之事被交给当时的副总裁。
MX1是魅族走向大众视线的一款集大成产品,也是一款承载着黄章心中对“梦想机”的理解的产品。
这一年,金立连续发布七款智能手机,正式进军智能手机市场,后来他们的下场更加惨烈;
其中,华为手机年出货量5500万部,智能手机超过2000万部,销量排名全球第八。
中兴手机年销量5688万部,其中智能手机超过1200W部,销量排名全球第五,国内第一。
同样是在2011年,小米携“为发烧而生”的理念,以1999的价格屠夫姿态强势登场,凑齐了最后一把火。
作为最早的造船者,此时的魅族凭借“小而美”的定位依然有着一大批忠实粉丝,但风起云涌的手机市场仍让其喘不过气。
在一众对手的狙击下,魅族MX2和MX3两代旗舰都再难复制当年M8出道时的巅峰盛况。
到2012年,三星、联想、苹果、中兴、华为包揽了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和市场份额的前五,而市场新贵小米则仅用了半年时间,就突破了三百万的销量。
为了让MX4能够起到“惊艳市场”的效果,魅族对其加入了许多“非常规”的设计。
通过联发科处理器降低成本,用1799的超低售价吸引眼球,跟小米中门对狙,瞄准两千元以内档位市场。
三星猎户座5430处理器,2K+级的屏幕,索尼2070万像素加持摄像头,HIFI音质,正面实体按压指纹。
时值iphone 5s刚发布,指纹识别风潮方兴未艾,如此配置,再加2.8mm极窄边框,“小而美”的Flyme,以及2499元的真香价格,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王炸组合。
性能上,三星猎户座5430虽然是“线nm制程,那块全球首款5.5寸超2K屏时,对其而言负荷过重。
Flyme 4时期,正值乐视挖墙角事件前后,技术人员大量流失,导致问题频出,Flyme成了Bugme。
其时,黄章偶然间在魅族论坛看到一篇他人转载而来的《iPhone可有设计哲学》,被勾起兴趣。
正是李楠的从中牵线,帮助魅族拿到了阿里领投的6.5亿美元融资,极大的缓解了魅族的燃眉之急。
拿到阿里融资后,李楠模仿红米,推出了魅族子品牌魅蓝,以性价比手机主打千元市场,李楠任魅蓝CEO。
可以说,除了塑料感的外壳外,魅族把市面上的主流配置都塞到了一款售价不到千元的手机上。
再搭配上享誉已久的Flyme系统,开卖后魅蓝的口碑持续攀升,一度盖过了当年风头正盛的价格屠夫红米。
在魅蓝推出那段时间,魅族员工大多喜欢申请魅蓝,而不喜欢价格更贵的MX4 PRO。
到2015年,魅族全年手机销量超2000万部,市场数据同比增长超过300%。
相较于醉心理想的黄章,沉浸于产品的白永祥,李楠在营销上有着更高的天赋和更强的市井气息。
“卡慢丑,小米造”、开箱三星手机、实时跟进友商发布会等营销事件在李楠手下层出不穷。
在他主动出击,不放过任何一个热点的孙宇晨式营销下,魅族的品牌曝光度随之获得了肉眼可见的提升。
也因此,这个“连呼吸都在营销”的人,与魅族联合创始人白永祥,Flyme总设计师杨颜一同被网友合称为“魅族三剑客”。
在MX4系列后,魅族将旗舰机型分为MX系列,另一个是PRO系列两条线同期推出的高配版手机,不再是MX5 PRO而是魅族PRO 5。
在后续两代高配旗舰PRO 5和PRO 6上,你看不到激进,只看得到稳妥,连屏幕也从超2K降回1080。
独特的Flyme系统,市面上少见的HIFI音质,优秀的耳机,让魅族PRO 5和PRO 6成为了那段时期国产手机市场上典型的“不会出错的选择”。
在苹果推出无线耳机用便利性暴打音质之前,每个人都认为HIFI是手机的下一个重点。
汪峰、朴树、许巍、逃跑计划等明星歌手的现场献唱让魅族每次发布会都会变成手机圈的大热点。
你说他放权吧,他又是拒绝参股,又是独揽大权,啥事都要自己抓,关键时刻只听自己的决策。
2017年2月10日,黄章在魅族社区再度宣布出山,亲自打造梦想机,迎接魅族成立15周年。
同时引入原华为老人潘一宽负责销售,又在潘一宽的引荐下找来曾在华为、TCL供职担任营销的杨柘。
在杨柘一套中式哲学+道统文化的组合拳下,黄章被成功说服,将魅族高级副总裁兼总参谋一职双手奉上,由其负责魅族事业部的市场营销业务及团队管理工作。
2017年7月26日,白永祥主导的魅族PRO 7与PRO 7 Plus发布,最大的亮点是采用了前后双屏的设计,内部对其期望极高,大范围铺设了广告,且大量备货。
市场上同档位的竞品,小米6,高通骁龙835芯片,6+64版起售价2499元,至今仍然是小米钉子户最喜欢的产品,号称换个电池再战3年;
PRO 7用着联发科这个低一档的芯片,价格却明显高出一档,消费者不可能买单。
或许是前两代产品的成功给了魅族信心,魅族内部对PRO 7怀抱很高的期待,大量备货。
市场失败外加库存挤压,PRO 7不得不像老前辈MX4 PRO一样,走上降价销售的老路。
2018年,李楠在一场发布会上表示,当年618还需要继续清理PRO 7的剩余库存。
PRO 7的失败,有产品部门白永祥的责任,有营销部门杨柘的责任,当然也有一把手黄章的责任。
杨柘的锅背得或许有点冤,毕竟他加入魅族时距离PRO 7发布,不足两个月时间。
时至今日,许多人依然无法理解,深耕产品十几年的白永祥,是怎么想出这么一款明显不对头的产品。
PRO 7事件,既是魅族内部多方矛盾演变的结果,也是魅族未来危机的引爆点。
这是黄章用来迎接魅族十五周年的新作,也是他的心头爱将杨柘彻底掌事后的首个全力之作。
杨柘的中国传统风格饱受粉丝诟病,许多魅族老粉均吐槽其风格古板老气,不符合魅族定位。
即便抛开风格不谈,魅族15的市场表现,也只能用“没有PRO 7那么难看”来形容。
性能上,15和15Plus分别采用的是“骁龙660”和三星猎户座Exynos 8895芯片,均落后于当时市面上主流的骁龙8系。
屏幕上,三星AMOLED屏幕,画质绝对算得上优秀,但实际使用中频繁出现泛白,断触,甚至是烧屏的现象。
其中15Plus由于芯片不支持全网通,不得不外挂基带来实现全网通,导致续航更差。
魅族15起售价2499/2799元,魅族15Plus起售价2999/3299元,比同期搭载骁龙8系处理器的竞品贵不少。
市场营销总监张佳发微博,炮轰杨柘任人唯亲,逼走老员工,偷税漏税,营销经费虚高等数大罪状。
而后,魅族15销量欠佳,手握4600多万预算的杨柘几乎没给公司带来任何额外收益。
这是黄章对2017、2018年旗舰手机的失败、杨柘营销不力、内部斗争不断的一次清理,也是对魅族未来的重新规划。
销售部门一分为二,KPI相互独立,魅蓝魅族官微之间互不转发,两派之间势成水火。
他拿着MX3的样机,把玩了两个多小时,就感受到了一个仅0.07mm的误差,并修改了18套模具以获得最好的效果。
2016年,魅族投资方天音控股发布对外投资公告中公布了魅族2015年全年和2016年上半年的财报。
随着国内千元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魅蓝的性价比策略和高成本营销,导致成本剧增,魅蓝卖一部亏一部,几乎是在赔钱赚吆喝。
因此,尽管没有正式表态,但大多数人认为,在魅族内部两派中,黄章是站魅族一派的。
PRO 7这款产品,或许就是黄章为了重振魅族一系,才请来杨柘帮忙,和白永祥一起打造一款能够重振魅族声望的高端手机,顺便挫一下魅蓝的锐气。
在杨柘事件中公然发难指责杨柘的营销总监张佳,便是李楠一手提拔出来的得力干将。
但此话一出,即被外界视为是黄章本人“看衰”15的表态,直接压制了粉丝的购买欲。
员工也不理解,为什么他们在辛苦忙销售的同时,老板张嘴就是反向带货,背刺产品,砸自家的挂。
魅族16系列采用骁龙845处理器,对称式全面屏,双扬声器,背部3D曲面玻璃,后置双摄像头,屏下指纹。
配置参数全部在线的同时,横向线性马达的手感让人惊喜,白色面板极简设计的超高颜值令人赞叹。
导致16系列口碑大爆后,供货却严重不足,后期的加单备货又错过了产品发布后呼声最高的一段时间。
2018年后,由于占据产能大头的魅蓝被砍,出货量减少导致魅族在供应链缺乏话语权。
像华米OV这样大体量厂商可以对供应链压价提需求,甚至可以先货后款,但魅族的小厂有什么资格跟人提需求?
由于PRO 7和15业务接连失败,魅蓝事业部全体裁撤,杨柘和营销部门爆发争端,以及裁员等各种问题,导致魅族内部人心四散,人才开始大量流失。
2019年3月,魅族Note9发布会成为李楠在魅族的最后一次公开亮相,4个月后,李楠离职。
魅族系统工程师洪汉生、Flyme视觉总设计师陈希、电商业务负责人、魅族事业部销售副总裁褚淳岷、魅族事业部副总裁潘一宽等,一众中高层人员或是离职,或是跳槽,纷纷出走。
洪汉生就曾在微博表示,OV等公司用两倍年薪挖走了魅族至少三分之二的人,这话说完没多久,他就去了OPPO。
负责Flyme视觉的陈希,也在不久后亲自站在了OPPO新品发布会上发布了ColorOS的新版本。
在国内手机产业和互联网腾飞的时代,他们加入了魅族这个有点“不一样”的公司。
说明魅蓝在带来亏损的同时,也带来了销量、市场、现金,供应链底气,以及足够的产品纵深和容错率。
甚至于,魅族还推出过一款黄章设计的皮带,售价999元,只因黄章觉得好用。
黄章是以“个人”为导向在做产品,他参考的是自己喜不喜欢,而不是市场认不认可。
他曾无数次提到过“梦想机”的概念,M系列和MX系列,代表的都是“梦想”。
不幸的是,他没办法次次都赌对,所以诞生了PRO 7、15这样失衡的产物。
【2】.魅族内讧全面爆发的背后:正义的杨柘 尴尬的黄章.深圳热线】.“另类”魅族:破釜沉舟的转型.经济观察报.李晶.
【4】.国产机王魅族是如何没落的?一文回顾魅族的发展史.贤集网.念于惜.
【15】.最前线丨吉利旗下手机公司收购魅族79%股权,淘宝中国退出持股.邱晓芬.
【16】.取消“三零手机”,重启魅蓝品牌,魅族走上了十字路口.有牛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