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的地方吉他谱CMOS 传感器,是最影响手机拍照 / 录像效果的部件。虽然核心厂商只有索尼、三星、豪威 ( OV ) 3 家,但 CMOS 型号和规格众多,加上索尼和三星都是命名鬼才,手机 CMOS 的命名体系比 SoC 还混乱,容易一眼懵逼。
为方便查阅和比较,本文盘点常见的 CMOS 及其简单规格、主要搭载机型。遇到不知名 CMOS,根据尺寸即可大致了解其水平,本文根据尺寸,从大到小排名。
PS:善用桌面浏览器的Ctrl+F和手机浏览器的页面搜索功能。iPhone 的 CMOS 带斜体标注。
豪威的 OV 系列,命名是最有规律的。如 OV64B/OV48C,数字部分是像素数量,但尾缀的 A/B/C 暂无明确规律。
三星的大概规律:HP 系列是 2 亿像素、HM 系列是 1 亿像素、GW 系列是 6400 万像素、GN/JN 系列是 5000 万像、GM 系列是 4800 万像素、GD/JD 是 3200 万像素。但数字后缀完全没规律,下克上 / 上克下都有,还可能会换成 H、V、X 等手机厂名称缩写(例如 GNH、GNV、HMX 分别是荣耀、vivo、小米的挂名定制版)。
索尼 IMX 系列命名是最混乱的,以 IMX363 为例,早期第一位数字是代表代际数,后两位数字一般是越大越强。然而规律在 N 年前就被打破,现在乱到妈都不认得。
CMOS 尺寸,直接确定其定位。因尺寸以倒数形式表示,分母数值越小,CMOS 越大。
OIS 光学防抖和光圈也很重要,但这些由镜头模组决定。同一个 CMOS,一般只有几种镜头模组规格。
因历史原因,传感器领域使用的 英寸 ,并非 1 英寸 =2.54 厘米。且从 1/2 英寸开始, 每英寸 对应的数字,从 18mm 变成 16mm,就更让人懵圈了。所以上图用 单位像素尺寸 来计算传感器面积,以此进行直观对比。
英寸 标注的猫腻很多:例如 1/2 英寸只比 1/2.3 英寸大 5%。同样是 1/2.3 英寸,不同 CMOS 间有 14% 的面积差异。同样是 1 英寸,不同型号间也有 12% 的差别。
现在有倡导使用 Type 1/2 型 的标注方式,但离普及还很远,本文暂时遵循旧例。
夏普 AQUOS R6 和它的换壳马甲 徕卡 LEITZ 1搭载的不知名 1 英寸 CMOS。1 英寸,2020 万像素,单位像素约 2.4 μ m(它们是极为罕见的单摄旗舰,一颗主摄用数码裁切包办等效 19mm 到 152mm 焦段。)
索尼 Xperia 1 V 的 Exmor T 双层 CMOS,1/1.35 英寸,5200 万像素,1.12 μ m(拍照时是 4800 万像素。光电二极管与光电晶体管分层,宣称 2 倍暗光表现,3 倍满阱容量,1.7 倍等效面积。实际白天动态范围出奇地强,弱光还赢不了 IMX989。但确实是巨大技术进步,如果能换其他家的算法,未来可期)
三星 HP3/HP3 超级变焦版,1/1.4 英寸,2 亿像素,0.56 μ m( 方向错了 的新代表,最小单位像素保持者,对焦优化版,见于线 Pro ( 只用了 1.6 亿像素 ) )
索尼 IMX890,1/1.56 英寸,5000 万像素,1 μ m,IMX766 的吞吐性能强化版(2023 年开始大量出现,只有 OPPO、一加、真我机型在用)
豪威 OV40A,1/1.7 英寸,4000 万像素,1 μ m(可理解为是豪威的 IMX600,规格极为相近,但搭载它的机器一般不会标明型号)
三星 JN1,1/2.76 英寸,5000 万像素,0.64 μ m(2022 年超广角新宠,优点是数字唬人,部分千元机还会用它做主摄。见于 iQOO 9 Pro/ 一加 10 Pro/ 线 Pro 等机型的超广角或长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