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丫环黄章是怎么从底层逆袭为爱琴总经理的,至今仍是个谜,甚至连其出局的原因都没有统一版本。不过,创立魅族后,围绕黄章的历史谜团,竟然并不比创立魅族之前少!
例如,黄章和雷军的恩怨到底哪种公开说法才是真实版本,这个至今也只有当事人知道;黄章前两次归隐的原因到底是不是其本人所解释的那样,还是只有他本人知道。
不过,黄章其人谜团虽多,但魅族的发展轨迹却是异常清晰的。下面便结合魅族发展史试着去分析这些黄章身上的谜团,尽可能客观地去还原历史真相。
1976年,黄章(原名黄秀章)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高一时被学校开除,所以没有上过大学。又因为对电子电器过于痴迷,被其父亲逐出。
1992年,黄章独自闯荡深圳打工。之所以会选择深圳,估计是受到南巡的影响吧,当时改革开放的“春风”拂遍了祖国大地。
初到深圳,人生地不熟,又没有学历,于是他只能从底层做起——先是粤菜厨师后是码头搬运工。
这些经历让他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于是他就利用晚上的空闲时间看各种电子电器方面的书,以弥补知识上的漏洞。
后来,有一次码头在帮一家叫爱琴公司的企业搬运 VCD 产品,偶然之下,黄章获得该公司经理的赏识,成为了一名技术员。
至此,他也来到了其福地——广东珠海市。后面,他更是一路升迁,最终在2002年出任爱琴公司总经理。
由于当时 VCD 行业已是日薄西山的黄昏产业,他便带领爱琴公司转战音响、功放以及 MP3 市场。在其主持之下,爱琴 MP3 当时依靠一些独特的功能,在业内打响了名号。
不过,很快黄章与公司新加坡大股东的矛盾就爆发了,后来黄章就离开了爱琴。按照黄章的说法是,老板逼着他去接受各种采访,于是愤而离开。
但此外还有另一版本:爱琴老板看生意不错,将没有股份的黄章给踢了出去。结合后来黄章对魅族股份如此看重以致拒绝各种投资可以看出,该版本的说法应该更接近事实。
2002年底,imp3闪存论坛上突然出现了一个以ID“全能国货”发表的帖子,宣布一家名为“魅族”的公司即将推出 MP3 产品。
2003年三月份,黄章在珠海创立魅族电子科技。魅族的起步,是黄章那位嫁给澳门人的大姐所投之10万元现金,往后魅族的“家族企业”性质与此关联颇深。
同年六月份,推出了魅族的开山之作MX MP3。同时,魅族的网站和论坛开通,其中黄章注册了一个名为“J.Wong”的账号。
2004年十月份,黄章带领开发的魅族成名作——E2 推出,这是第一款可由用户自己更换各色金属外壳的MP3产品,同时还开创性地加入了电子书功能。
至此魅族在 MP3 市场终于打响了名号,所以在这年IDG托人找黄章谈投资合作,可是双方的理念一点都没有交集,还没开谈便无疾而终——黄章认为风险投资公司都是投机分子。
2006年五月份,魅族推出的miniplayer(M6),成为了魅族 MP3 事业的巅峰机型。
从 2003 年到 2006 年,魅族在几乎没有任何广告宣传的情况下,仅仅依靠 10 款产品,便 在 MP3 市场打遍国内无敌手!
但是,在2005年的时候,索尼爱立信就推出了风靡年轻市场的 Walkman 系列音乐手机。接着的2006年,诺基亚也推出了面向年轻市场的 3 系和 5 系时尚音乐手机。
由此可见,当时的 MP3 市场虽热,但危机已现。于是,黄章便开始筹划转型——而他盯上的正是手机领域。
2006年底的魅族年会上,黄章在饭桌前透露了他有意转型做手机的想法,并征询了当时在座多位技术工程师的意见。
要知道那时候的魅族厂址还是在珠海郊区的南屏镇,全公司上下只有几十个员工,就这样的实力想要做手机无异于天方夜谭!
同时,黄章还在短时间内让员工们认同了他的理念:“未来的发展趋势一定是 all in one,无需多余的电子设备,一台手机足矣。”
不过当时 M8 的第一版外观专利是丑陋的数字键盘山寨机外形产品,幸运的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 M8 的命运。
2007年初,乔布斯发布了初代 iPhone,这台改变世界的设备,从此改变了一切。
黄章也因此大受启发,直接推翻了之前的手机既定方案,决定追随苹果;短短一个月后迅速注册了第二个外观专利,这就是后来世人所见到的 M8 模样。
不过,外观注册容易,硬件研发业务线方面的执行困难却远超预期!因为当时魅族的工程师团队,连最基本的触控屏技术都攻克不了!
所幸,转机还是出现在 iPhone 这边。2007年六月尾,iPhone 正式上市,至此一家神秘的公司浮出水面——iPhone 的触控屏供应商 TPK(宸鸿科技,一家台资企业)。
接下来魅族又开始啃触控 IC 供应商 Synaptics 这块“硬骨头”,经过两个月的死缠烂打之后,终于成功了!
2007年底,魅族经过大量的努力,最终与东莞华茂达成协议,敲定了 M8 的 CNC 边框方案。后面,经过大量的妥协,又与英飞凌谈妥了基带芯片的供应。
2008年一月份,公司名称改为魅族科技。同年年中,M8 的触控屏方案经过一年半的攻关,终于达到了黄章所想要的效果,其中的艰辛,外人实难想象。
至于系统方面的攻关,其实从 2007 年初就开始了。当时市面上能选的系统,只有塞班和 Windows Mobile,那年安卓还没形成生态。
但是,当时的塞班系统并不适合电容触控屏方案,Windows Mobile 又由于高额的授权费让魅族望而却步。
退而求其次,魅族最终选择了 WinCE 系统。因为该系统不仅授权费较低,还有较好的可移植性,以及完整的底层架构。
由于 WinCE 系统并非面向手机端而开发的(该系统多见于汽车中控),所以在对其改造的过程中需要对系统 Shell 的部分进行重写。
但是当时的微软并不愿意开放一部分源代码,以帮助魅族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工程师团队只能硬着头皮去“啃硬骨头”。
还有另一个难题就是 UI 设计,当时一个桌面动画花了三个月时间,都没能做出黄章满意的效果,其困难程度可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那个充电冒泡动画是黄章想出来的,当时全公司上下都在出点子给 M8 的系统 UI 增添亮点设计,可谓是群策群力了。
纵使如此,在 UI 设计方面魅族的人手还是不够。无奈之下,只能将系统的视觉设计工作外包给EICO团队,魅族负责 UI 交互工作。
对于 M8,黄章付出了他全部的心血,在 miniplayer 还有一定出货量的2007年,他果断砍掉了绝大部分的订货单,全力支持 M8 的研发。
此后有无数个夜晚,都是在他和工程师们一起修改 M8 的界面设计中度过的。
2009年1月15日,魅族从工信部拿到了手机入网许可证;黄章的梦想,距离成为现实,至此仅差一步之遥。
2009年2月18日,历经两年多艰苦卓绝的努力,魅族 M8 终于正式在全国发售。发售当天,魅族专卖店出现了千人排队的盛况,更有粉丝辗转多省仅为买几台 M8。
而在 M8 上市之前,魅族并没有投入任何常规广告推广,只有黄章从 2007 年二月份开始的网上论坛“持续放风”,可以说黄章的 M8 就是中国“期货手机”的鼻祖。
虽然M8上市后的价格,比黄章在论坛上承诺的 1999 元要贵几百元。但是推出市场仅仅两个月,销量就已达到10万部;短短5个月,销售额就已突破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M8 上市的这时候,iPhone3GS 都还没发布,华为手机在人们眼中还是“贴牌机”的形象,蓝绿两厂还在卖音乐手机,小米更是还没有诞生!
所以,当时 M8 被人们称为“国产机皇”,其实一点都不过誉。拥有如此历史地位的手机,后来会被微软总部展厅所收藏,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后来由于M8制造工艺中的失误,导致用户用了一段时间后,触摸屏局部失效。面对大量愤怒的用户,黄章宣布遇到此问题就可以免费更换新机,方才解决。
不过,更大的问题还在后头——魅族 M8 的火爆竟然惊动了苹果!据黄章自述,当时乔布斯以外观侵权为由把魅族告了之后,2010年十二月份 M8 就停产了。
而在 2010 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小米公司成立了,同年的八月份MIUI也开启了内测。这时候的黄章才如梦初醒,并直接和雷军反目成仇,
既然感觉被雷军“欺骗”了很生气,那黄章是怎么回应的呢?结果也就是在论坛上发帖控诉而已。更奇怪的是,2010年黄章还退出了公司的日常管理,改由白永祥担任CEO。
未来回应退隐原因的时候,他说在打造出 M8/M9 之后身心俱疲,而 M8 又因苹果之故被迫停产。这令其一度感觉到民营企业要做大几乎没有希望,从而心生退意。
这个解释可以看出黄章不为人知的“自卑”一面,同时他还故意忽略了一个人——那就是雷军,后来他出山的时候说退隐并不是因为怕雷军,其实这只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说辞。
为什么这样下结论呢?这还要从2007年尾雷军辞去金山CEO职务开始说起。回顾一下黄雷两人惺惺相惜的过往旧事,便可发现端倪。
当时雷军也受乔布斯发布的 iPhone 影响,大为着迷,便也想切入这个赛道大干一番。但苦于没有门道——毕竟他之前只是一个软件公司的掌门人。
于是雷军便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在手机圈内晃悠。当时他的背包里经常装着十几台手机,到哪看项目都带着。
2008年,由珠海市政府搭桥,雷军与黄章相识。由于两人有着很多共同点,例如都喜欢电子产品,都是极客,还都想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做点事情。因此相见甚欢,一拍即合。
两个人的关系好到什么程度呢?据魅族员工回忆,当时黄章办公室的冰箱里经常会放着雷军最爱喝的可乐。但是两人深入接触后才发现,双方其实同床异梦。
当时雷军希望以天使投资的身份进入魅族,基本上是奔着董事长职位去的;而黄章则希望雷军当自己的 CEO,高薪和分红皆可谈,但股份免谈——黄章既看重股份也害怕资本。
而雷军本身就代表资本,更是个有理想的人才。就这样,从最初互相引为知己,到后面不欢而散,仅仅一个月不到。不过,正是这短短的一个月,雷军从黄章那里取到了不少“真经”。
首先,雷军学到的,自然就是外观、UI、用户体验、供应链等。而这些都是黄章从 iPhone 那里学到的“精髓”,经由雷军加以发挥,最终成就了“MIUI”和小米手机。
次之,则为“期货定价”。黄章在魅族论坛上一再延期 M8 的上市日期,时不时地还为 M8 进行宣传预热,M8可谓是最早的“期货”手机,通过拖延时间降低手机硬件成本。
这个“期货”手机模式,雷军后来直接就是做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雷总“耍猴”的声音总是不绝于耳。
最后,便是长期预定,集中放货。魅族通过长时间的预定时间,积累了大量预定单,并通过少数的线下门店放货供消费者提货,所以 M8 和 M9 总有“大排长龙”的新闻爆出。
而雷军对于这个策略的理解更是“教科书级别”的营销案例——因为他将这套模式转变为了互联网打法,小米手机“首批十几万台几分钟售罄”的情景,估计米粉们都历历在目。
也就是说,这些黄章曾经的成功经验,经由雷军的互联网资源、资本优势、人脉资源,被无限放大,最终成就了中国手机史的一个奇迹。
可见当黄章指责雷军剽窃了他一切关于做手机的理念和思路时,那种“受欺骗”的感觉是能体会到的。但是在法治社会下,凡事都要讲证据。
所以当雷军回复那只是他“一家之言”时,黄章在论坛上的各种强硬控诉,就好像碰到了棉花一样,被消弭于无形之中。最终,黄章还是选择了回避——退隐不出。
2011年1月1日,是魅族M9的首发日,当天在北上广深地区引发了上千人的排队购买的场景。但后来由于全国预订M9的人数太多,所以一直到四月份才正常供货。
而这款搭载安卓系统的 M9,实为魅族事业的巅峰,这除了其本身顶级的硬件配置因素外,还与同年国内的“移动互联网浪潮”有关。
同年八月份,小米手机初代问世了,黄章曾经的“知己”但后来又变成一生敌人的雷军——自带音响效果将小米手机带进了人们的视线年除了小米之外,当年发布自家第一台安卓智能手机的厂商还有:六月份推出 X903(Find)的绿厂,十一月份推出 vivo V1 的蓝厂,同期金立也推出了旗下首款安卓机。
若是再加上三星、HTC、索尼爱立信、摩托罗拉等国际厂商的安卓手机阵线,魅族的竞争压力可想而知。所以,
只可惜时代变了,曾经的智能机市场是一片蓝海,魅族站在了时代前线与国际大品牌抗衡。而如今,却变成了厮杀激烈的“红海修罗战场”,国产巨头纷纷介入。2012年年中,正式以“
当时小米的 MIUI 都已经诞生近两年了,魅族的专属 UI 才姗姗来迟。
2012年11月27日,MX2 发布,整体素质虽然依旧优秀,但魅族在国内市场的“声量”迅速萎缩。
更糟糕的是,2013年9月2日发布的 MX3,以“一机之力”对抗小米当年新推出的爆款红米手机,以及小米数字系列中最畅销的一款——小米 3 手机,市场表现可想而知。
初,原魅族研发副总裁马麟带着一众 UI 部门的骨干跳槽到了乐视,后面一个星期左右软件部门的人几乎全部走光了!
黄章重新出任CEO。那几年小米手机发展如此迅猛,黄章都没选择出山;而乐视这次的“挖角”,却逼得黄章直接复出,该事件的严重性由此可见一斑。
“魅族三剑客”2014年六月份,魅族完成首轮融资,融资总额超过20亿元,公司估值逾200亿人民币(约合32.2亿美元)。同年九月份,主打性价比而搭载联发科处理器的 MX4 发布。
,效仿隔壁小米家的“红米”主打极致性价比。2015年二月份,魅族又获得阿里 5.9 亿美元的投资,加上之前融到的 20 亿元人民币,
而完成这两次融资的,正是李楠。那么,黄章哪去了呢?答案是局面稳定后又隐退了——几年后他对此的解释为“受资本大潮冲击被迫而出”。第一次退隐是因为自卑,而这次退隐则是自卑的衍生心理——自大,往后因此产生的“苦果”黄章将亲自吞下。
这代由于搭载了三星的“神U”,且屏幕方案不再激进,在当年一众“火龙”旗舰中脱颖而出。
——全年手机销量突破2000万台!较上一年的销量足足翻了三倍!魅族也得愿以偿,重回国内手机品牌一线 年,可谓是魅蓝的“大秀”之年。因为这年魅族召开了12次发布会,发布了 14 款手机,共邀请了12组艺人演出!其中大部分皆为魅蓝专属。
黄章虽已隐退,但对于公司的事情却门清,于是他又坐不住了。2017年2月10日,黄章在魅族社区再度宣布出山,亲自打造梦想机
另一边,他先是成立魅族、魅蓝、Flyme三大事业部,又缩减产品线且大幅裁员,并引入了原华为老将杨柘(“君子如兰”和“爵士人生”广告方案的缔造者)负责营销。
2017年7月26日,白永祥主导的魅族 Pro7 系列发布了。当时该系列最大的卖点就是后背的那块“画屏”,同时由于期望太高,不仅铺设了大量的广告,还大量备货。正所谓“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这次魅族赌错了,全盘压注联发科处理器的结果就是“满盘皆输”——联发科冲击高端失败顺带把魅族也拉进了“
当时搭载高通骁龙 835 神U的小米6 和一加5,起售价皆远低于魅族 Pro7 Plus,被小米“高配低价”教育多年的消费者们怎可能为了一块鸡肋的副屏去买单?
最终2017年魅族的销量又掉回了2000万台,而 Pro7 系列的库存直到2018年的“618”大促还在清!这次“史诗级”的失败,直接导致了跟随黄章多年的白永祥之离职(2018年)。
虽然魅族 15 系列有令人惊叹的汝窑白配色,以及超大 X 轴线性马达带来的出众震感体验,但在性价比方面依然低于一众竞品。
更糟糕的是,黄章为了帮魅族 16 系列造势,竟在论坛上公开表示 15 系列只是其“
这下倒好,观望的粉丝是彻底不买了——反正 16 系列更好,为啥要买 15 系列?
在2018年年中,黄章大手一挥,魅蓝品牌直接被砍。魅族的锅,最终还是魅蓝来背。魅蓝 6T 是最后一款魅蓝手机
2018年七月份,黄章引进来的那根“搅屎棍”杨柘终于离职了。此人不仅没让魅族冲高端成功,还让公司内部“派系斗争”加剧,黄章的制衡策略宣告失败。
,供应链话语权将缺失,产能、品控、议价能力将大幅下降,人心涣散将导致更多
这次终于标配了高通的旗舰处理器!再加上继承了 15 系列的各种优点,以及出色的外观设计,这代在市场表现上大超预期!虽然魅族早在2016年尾就已和高通达成和解,但直到2018年才用上高通的旗舰芯片,可见改变得非常勉强。而这份勉强,是导致之前魅族旗舰各种尴尬的关键因素。
要面对“无米之炊”的窘境,当时三星觉得Pro5的热销影响到了自家旗舰销量,便拖延供芯,老白才不得已上了联发科的“船”。
魅族16系列上市后,好评如潮,但在经历了 Pro7 系列和 15 系列的高库存之“伤”后,这次 16 系列的备货却变得谨慎了起来。命运和魅族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唯一的救命稻草竟然是备货稀少的魅族 16 系列!等到后知后觉的魅族加班加点将货量提上来之后,最佳销售窗口期早已过去!
而且时间这东西是真的可以改变一切,等到一两个月后魅族 16 系列的货陆续补上之后,小米 8 却开启了降价模式,
但是,这三位仅是魅族离职潮的缩影,另外中高层干部的流失才更显问题之严峻。
到2019年过完,魅族都没有迭代全新的旗舰,而是发布了一系列的魅族 16 衍生机型。虽然其中不乏 16S Pro 这种优秀机型,但这始终只是个过渡方案。
仅剩 0.3%。魅族最后的正式迭代产品 18 系列发布于2021年3月3日,这代的售价比之 17 系列更加过分,更关键的是还搭载了高通“火龙”888处理器,谁买就坑谁。
2022年7月4日,星纪时代科技(吉利控股)正式宣布持有魅族科技79.09%的控股权,并取得对魅族科技的单独控制。
至于前引的几个问题之答案,其实文中已经分析出来了,总结一句就是——在过往爱琴经历、家族至亲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