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阻挡highkick:NSA终端在FDD锚点但未添加SN时做下行业务,下行速率在30~120mbps间波动,不稳定,如下图一所示;但关闭终端的5G开关时,下行速率正常稳定在100mbps左右。
NSA终端在纯4G FDD1800站下下行速率稳定:NSA终端打开5G开关,EN-DC开关关闭(即FDD1800恢复为纯4G站),下行速率可稳定在100mbps左右,如下图二所示:
NSA终端上报的BSR、调度TbSize大小和状态报告中请求数据量如下图所示(连续的53个TTI):BSR呈现周期性的波动(BSR周期性波动导致流量周期性波动),空口调度相对比较稳定,请求的数据量也呈现周期波动:2)完整的UeBSR如下图所示:
2.uds统计发现,在DU侧请求数据量为0或较小时,uds会产生因pdcp定时器超时的弃包:
1)包长是1440,所有差值数据均满足:[请求量 - 实发量] 1440,说明UDS发送数据足够及时,并且严格按照流控算法
2)大量的超时丢包事件,都发在紧邻请求量报0(或请求量突然变小)的时间点,即丢包增量项
4.可能的弃包点如下图红框中所示,在红框中,uds可能囤积了大量的报文:
LTE周期向UDS请求待发数据量,承载级流控周期定时器(默认5ms),超时后计算空口平均速率(默认配置50个周期,也就是50*5=250ms)Rate,根据速率计算可请求总缓存的数据量Data_calc=Rate*数据缓存时延(网管配置,默认20ms),而请求数据量为总缓存数据量减当前的BSR(RLC当前的缓存数据量)Data_Req= Data_calc-CurBsr;分析BSR为0的log:
详细打印,当前空口变差时,空口无新传调度,一直在调度重传,而LTE由于缓存BSR达到门限故向UDS请求的数据量为0,当空口恢复时,由于历史平均速率还未及时更新到合理的空口速率导致请求的数据量过小,从而会出现BSR调空情况。未出现BSR=0 LOG情况分析,BSR充足和空口计算速率稳定。
中兴锚点站对算法架构进行优化,已在V3版本解决该问题,将算法更新完善为在NSA终端未添加SN时不再分配NR侧PDCP。经在已升级站点下验证,基站算法更新后,NSA用户打开5G开关时的下载速率(灰色曲线G)的速率(蓝色曲线)保持一致,已解决前期NSA用户速率偏低问题(橙色曲线)。全网版本升级按部署计划逐步开展中。
在当前5G网络建设阶段,通过对用户感知体验问题的深入分析,发现影响感知的基站PDCP分配机制算法问题,推动厂家设备改进,解决网络架构问题,推动5G网络成熟发展,提升用户感知。
经分析,5G用户弱场等区域出现的感知低速问题,与目前中兴锚点站算法实现有关,目前锚点V2版本在NSA终端初始接入锚点侧尚未添加SN时即分配了NR PDCP,流量通过NR PDCP再到LTE RLC,当空口质量存在波动时,因当前LTE锚点站请求数据量算法问题,导致BSR不稳从而出现速率波动、低速问题。中兴锚点站算法架构优化,已在V3版本解决该问题,将算法更新完善为在NSA终端未添加SN时不再分配NR侧PDCP。
该问题属厂家设备算法更新完善,待广州部署实施后,可推广至全国各省同样设备厂家的网络进行部署,整体解决NSA终端未添加SN时的用户低速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