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警花王妃济南大明湖西边有一条河,叫做东护城河。它北接大明湖,南通东泺河,从天下第一泉风景区绕了一圈,又回到大明湖。
从大明湖畔,顺着这条河往南走,可以走到五龙潭公园和趵突泉公园。趵突泉是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号称天下第一泉,门票为40元。同样是5A级景区,五龙潭公园相对实惠很多,以前收五元钱门票,2019年9月开始对外免费开放。
虽然是免费开放,五龙潭公园风景并不输周边的其它收费景点。五龙潭四周名泉众多,形成五龙潭泉群,为济南四大泉群之一,内有名泉池二十七处,有天镜泉、密蜜脂泉、月牙泉、东流泉、回马泉、北洗钵泉、虬溪泉、玉泉、七十三泉、潭西泉、聪耳泉、裕宏泉、濂泉、贤清泉等。
五龙潭是一个老牌风景区,还在北魏时期就有了,那时叫净池。每遇大旱人们就到这里求雨,相传很灵,人们就认为有龙王住在这口深潭里,于是后来就有人在这里塑了五条龙,称之为五龙潭。
现在到了景区,还能看到五条石龙的雕像。那口传说中的深潭经过一千多年的变迁,已经不再深不可测,变成清浅的水潭,潭周泉水纵横,风景旖旎。
康熙初年,历城人张秀喜欢上了这里,他因形就势,在温泉旁遍植青竹,修建亭台水榭,作为自己宴请宾客的地方,称为“漪园”。有人把它称为张家园子。在张秀的打理下,漪园成了风景秀丽的游览胜地,吸引很多名士前来游览。
明末清初布衣诗人杜首昌曾经写道:“西郭名园构辟疆,秋深草木尚青苍。泉声引客穿花径,鸟语迎尊到草堂。碧沼观鱼游细藻,金鞍簇马系垂杨。暮林微雨斜□日,洗盏重斟酒更香。”山东学政刘谦吉、渔洋山人王士禛、乾隆元年状元金德瑛和“江右三大家”之一的蒋士铨都曾经游览漪园,王士禛还写下了《游漪园记》。
张秀本打算将漪园传承下去的,可惜他的儿子英年早逝,在他去世后漪园逐渐荒疏,后来成为别家的酒楼。
今天再去漪园,依旧绿树掩映,青竹阵阵,泉水穿梭其间。泉上有桥,桥边有亭,泉里有石,泉石相谐,亭台映波,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出漪园,过曲桥,可以看见公园中间有一个很大的泉池,向北和东护城河相通,称为花溪。泉水清澈,走近了看几乎可以看到水底的沙砾。几百只红色的锦鲤在泉水里无拘无束地游着,像找妈妈的小蝌蚪,成群结队。
泉池旁边有一幢两层的尖顶楼阁,取名“名士阁”,大概是纪念古往今来游览五龙潭公园的名士。如今这里被辟为茶社,游人可以在楼上倚栏观景,也可以在楼下闲坐品茗。
花溪两岸是青翠的垂柳,柳树下是沿溪而立的乱石,它们既是风景,也可作为休息处。走累了,可以随时坐在石头上小憩。泉边不时可以看到红柱黛瓦的亭子,这些亭子建在水边,两边是葱茏的大树,水里映着它们的倒影。这样的意境,怎么看都像是江南水乡。
我顺着园中的小路往前走,到了濂泉,看到泉边有一个朱红色的亭榭,叫濂轩。濂轩前修了一个水池,池底用方石辅成,泉水清浅,好像没有水的样子,池中辅了一排搭石。这里成了孩子们的天堂,濂轩里坐满了小憩的游人,池的四周也坐了好几个老人,每人都带着一两个孩子,水池里也有十多个小孩子在玩水。看着他们玩得很开心,我也被感染了,好像自己回到了童年。
顺着濂泉往北走,左拐是公园的西北门,直走就到了秦琼祠,原来这里是隋唐名将秦琼的故居。
秦琼勇武过人,先是在隋朝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帐下任职,后来投奔瓦岗起义军领袖李密再后来与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渊、李世民父子,被封为拜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还被李世民列入二十四功臣,令阎立本画在凌烟阁里。
秦琼少年时就住在这里。清朝初年,秦朝后人在他的老家立了一座“唐左武卫大将军胡国公秦叔宝之故宅”的石碑。后来秦家败落,这座石碑辗转多地,现在又被移回秦琼祠里。
作为隋唐名将,秦琼祠的建筑以唐代风格为主,兼具北方典型的四合院特点。门外有一个影壁,影壁上刻着精美的石雕,一幅画几首诗,简单地描述了秦琼的丰功伟绩。
院子正中有一个很大的香炉,后面是正殿,两边分列东廊和西亭廊。正殿大门上悬挂着”忠义千秋“的匾额,门柱上有一副楹联,写着”黄膘铜锏隋唐业,大义精忠海岱魂“。殿内立着一个高大的秦琼像。
秦琼在世时,一生荣耀无限,门庭若市,死后陪葬昭陵,后来被老百姓们请到自家门上,成为门神,算是真正“赢得生前身后名”了。他一生远离故土,死后也没能叶落归根,不知是否魂归故里过。
可能是这个原因,相比于其它的祠堂寺院,秦琼祠比较安静,少有人来。然而秦琼祠却是一个最为优美的地方,祠堂外泉溪萦绕,绿树掩映,美不胜收。
3. 公共交通出行:乘坐济南K5路、K59路、K101路、K103路、K104路在五龙潭公园站下车,或者乘坐K41路、K66路、K91路在五龙潭公园“西门”下车,还可以乘坐K1路、K5路、K82路、K85路、K103路、K51路、K54路、K59路在趵突泉东门下车,向北走100米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