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花天子txt谈起智能手机市场,很多人还停留在“华米OV”的传统认知里,殊不知2021年市场格局已然变了天。
圈哥注意到,近日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公布了2021年国内市场各家品牌智能手机出货数据,不出意外vivo品牌以22%的市场份额登顶第一,OPPO品牌紧跟其后出货量占比21%,苹果、小米、荣耀品牌分居三、四、五位。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手机市场份额已经跌至10%,而2020年市场份额数据为31%。2021年国内手机市场vivo跻身“龙头老大”,华为跌出前五,看到这份数据你是不是有点意外?
有意思的是,Counterpoint还公布了2021年Q4国内市场各手机品牌的出货量数据,其中Apple以23%市场份额反超vivo,小米同样被荣耀实现反超,华为则从2020年的23%缩水到7%。
那么问题来了,硬件水准相近前提下,2021年vivo为何能力压群雄?第四季度Apple为何一枝独秀?且听圈哥为你慢慢道来。
回顾2021年国内智能手机市场,vivo给我们带来相当多的惊喜,出货量连续三个季度登顶第一,就是消费者对vivo品牌、产品的认可佐证。华为之后,小米、OPPO、荣耀等头部厂商都在冲击高端市场,vivo能率先实现突围离不开自身的“厚积薄发”,主要表现在企业战略规划、产品线布局和人性化精致营销层面。
前几天,圈哥为大家盘点了2021年vivo给智能手机行业带来的诸多“惊喜”,以V1影像芯片、光致变色工艺、前置柔光双摄、OriginOS Ocean系统为代表的黑科技让消费者过足眼福,同时尽显vivo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明智可行”。
我们知道,去年9月份vivo执行副总裁胡柏山曾对媒体表示:2019年vivo就以设计驱动和用户导向为纽带,连接科技创新和消费者的本原需求,明确设计系统、影像、性能四个长赛道。近年来vivo围绕这几条核心赛道的发展方向,不断进行细化拓展,并以技术研发、产品规划、技术预研层面的“铁三角”实施战略进行填充,将预想逐步变成现实,企业资源合理调配下vivo建立起了自己的技术护城河。
诸如前面提到的V1影像芯片、光致变色工艺就是vivo在企业战略框架下实现的研发成果。“10+7”全球化的研发网络格局让vivo在5G通信、人工智能、工业设计、影像技术层面都能拥有充足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而研发出来的“成果”反馈在产品层面就是人无我有的显性优势卖点,这种创新功能很容易打动“日益审美疲劳”的消费者。
明智的企业战略、充实的研发资源要想全方位地展示给消费者,离不开清晰的产品线规划。我们知道,vivo手机NEX系列、X系列、S系列、Y系列几大核心产品线,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市场价位和消费人群,但这几年S系列不断发展,使得市场定位不断被拔高,因而S系列和Y系列之间出现价格空档。
为了弥补这一“空白”市场,vivo在2021年底推出全新产品线T系列,主打长续航、高性能,并围绕游戏、影像领域进行扩充,圈哥看来T系列的上市扩充了产品线同时,很容易打动那些购机预算在2K-2.5K之间,又追求长续航、游戏性能的消费群体。
这种灵活的产品线调整策略,能让不同购机人群轻松找到适合自己的机型,市场变化、用户需求解读这一块,vivo属实是拿捏了。
虽然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好产品同样需求“市场营销”让更多人了解、接受。2021年东京奥运会期间,vivo就正式成为国家女子排球队官方赞助商,运动健儿用vivo手机记录下日常生活点点滴滴和比赛精彩瞬间,对关注女排运动的消费者来说vivo这波“人文营销”显然正中下怀,这些潜在的消费者很容易对vivo品牌保持好感,同时也让全球消费者了解到vivo手机的成像能力。
无独有偶,2020欧洲杯期间vivo作为官方合作伙伴,就频频亮相赛场并邀请全球球迷参与“vivo非凡时刻”欢呼征集,同时vivo X60系列同步在欧洲市场上市,凭借双主摄影像系统兼顾大底与第二代微云台,出色的产品力让欧洲消费者为之惊艳。
“人文营销+强劲产品表现”的市场策略让球迷充分了解vivo品牌,在参与中感受产品魅力进而提升品牌好感度、转化市场口碑,相比生硬的广告宣传这种亲民化的策略显然更得人心。
圈哥看来,2021年vivo之所以能率先完成突围,离不开企业战略、产品规划调整、人文营销层面的发力,战略带动研发方向、研发成果为产品赋能,好产品+人文营销带动市场销量,这种良性循环对企业长期发展无疑是有利的。
至于Counterpoint机构给出的2021年Q4国内市场数据变动,圈哥看来苹果之所以能实现反超与其在高端市场的长期经营息息相关。
众所周知,2021年Q2小米手机在全球市场完成对苹果的销量反超,一时间让很多人产生怀疑是不是苹果已然“廉颇老矣”。但2021年9月份上市的iPhone 13系列苹果用实际销量证明,自己依旧宝刀未老。
iPhone 13系列开售一周后,苹果就在全球市场完成对小米手机的销量反超,并连续6个周拿下国内市场销量第一,2021年Q4更是以23%市场份额力压一众国产品牌。究其原因,圈哥看来主要是产品和品牌两个层面。
以国内市场大受欢迎的iPhone 13 Pro为例,按惯例苹果为其配备了最新的自研芯片A15和iOS15软件系统,虽然充电功率仍未优化、成像画质依旧存在问题。但苹果为其适配了120Hz高刷新率显示屏,增大电池容量同时提高传感器镜头的规格,ProMotion自适应刷新率技术、传感器位移式光学图像防抖、电影效果模式、ProRes视频格式等技术加入,无不向外界表明2021年的iPhone新品升级幅度很大。
只是可能很多人都没想到,机身配置大幅提升的苹果竟然选择“降价”策略,相比上代机型iPhone 13系列各个机型均有几百元的降价幅度,同时提供1TB版本和远峰蓝配色。虽然降价有部分汇率原因,但实打实的价格优惠和创新功能让消费者直呼“线苹果手机市场销量数据就是消费者给出的反馈。
加量不加价的市场策略下,iPhone 13用产品力吸引力一大批的“国产品牌机型用户”,虽然相比国产机型iPhone 13系列在价格层面仍要“昂贵”不少,但苹果在高端市场形成的品牌口碑足以让消费者“慷慨解囊”。
当然,iPhone 13之所以能大量出货离不开供应链的产能支持。我们知道这几年受疫情影响,全球缺芯态势波及到多个行业,2021年国产品牌小米就因为缺芯导致产能下降,而iPhone 13在上市之前就获得台积电优先供应的芯片产能,对比之下国产品牌在供应链层面的优先级仍存在劣势。可见要想在高端市场与苹果正面对抗,除了产品力过硬之外还需要掌握更多的自研技术和供应链话语权。
至于华为手机市场份额不断下滑原因,相信大家都心中有数,老生常谈的论调这里圈哥就不再过多赘述了。我们能看到的是2021年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格局已然巨变,同样5K价位消费者不再只考虑“苹果、华为”,vivo手机用良好的产品表现和市场营销为自己赚得选择空间。
曾经的华米OV已然变成了“vivo、OPPO、小米、荣耀”新势力排名,那么2022年又有谁会以黑马之姿冲出重围呢?欢迎在评论区和圈哥讨论,我们期待你的真知灼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