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神pk视频1.杉杉股份拟60亿元投建高端显示用偏光片生产线日,杉杉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下属子公司杉金光电(苏州)有限公司在扬州设立项目公司并投资建设年产4,000万平方米高端显示用偏光片生产线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金额不超过60亿元(含公司拟收购LG化学旗下SP业务及相关资产的收购价款、以及后续搬迁改造投资金额),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45亿元,流动资金投资约15亿元。
该项目计划建设两条高端消费电子显示用偏光片生产线(包括OLED及LCD IT/Mobile显示用偏光片)及相关配套材料的研发及生产设备、动力及环保设施,规划年产能3,000万平方米;一条高端车载显示用偏光片生产线及相关配套材料的研发及生产设备、动力及环保设施,规划年产能1,000万平方米。
随着显示产品大尺寸化及下游应用场景的丰富,显示面板需求面积保持稳步增长。同时,基于 5G 通信、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核心技术的高效推进,显示面板在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医疗及汽车智能化等多元场景应用亦随之蓬勃发展,并对显示技术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促进了 OLED 显示技术产业化加速、LCD 显示技术持续迭代升级,高端显示面板需求呈现较快发展趋势。高端显示市场的发展,亦带动了全球高端显示用偏光片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
目前,我国显示面板产能占比持续提升,根据 Omdia 数据显示,中国 LCD 面板产能占比、中国 OLED 面板产能占比已经分别超过了对应全球产能的 70%、40%,但偏光片国产化配套产能仍然有较大缺口,特别是高端笔记本、手机、车载等领域,基本依赖从国外厂商进口,根据 CINNO Research 调研报告显示,车载显示用偏光片的国产化率仅为 3%。因此,随着面板行业产能持续向中国转移,将驱动以 OLED、车载等为代表的高端显示用偏光片国产配套需求显著增长。
今年9月,经杉杉股份总经理办公会审议,为完善公司偏光片业务产品布局,加快推进从 LCD 偏光片到 LCD+OLED 偏光片的突破,持续夯实公司全球偏光片业务龙头地位,公司下属子公司杉金光电(苏州)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拟以140,684.89万元的初始转让价格收购LG 化学旗下在中国大陆、韩国及越南的SP业务及相关资产。
根据 Omdia 数据显示,LG 化学的 SP 业务处于全球领先地位,2022 年其 OLED电视用偏光片占全球 40%市场份额,位居世界第二;车载显示屏用偏光片占全球25%市场份额,并和世界主流上下游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根据 CINNOResearch 的预计,到 2025 年 OLED 偏光片总增长幅度约为 10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 13%。
杉杉股份称,公司是全球 LCD 偏光片龙头企业,通过实施本项目将大幅提升车载、OLED、高端 IT 等高端显示用偏光片的国产化水平,有助于我国显示产业链实现稳健、可持续发展。同时,亦将加快公司在高端显示用偏光片业务拓展速度,拓宽公司产品布局,进一步提升公司偏光片业务发展空间及长期竞争力,促进公司偏光片业务稳健可持续发展。
根据IDC统计,2023年10月23日至11月3日期间,中国整体PC市场(含电商平台、厂商官网以及传统线下渠道销售的笔记本电脑、台式机)销量同比增长1.4%;平板电脑增长13.5%;手机市场增长9.2%;显示器增长5.3%;智能手表(不含儿童手表)增长23.6%;智能手环增长15.2%。
洞察一: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将实现2021年以来首次同比增长
疫情后经济复苏带动居民整体收入改善,消费势头明显回升。休闲娱乐、智能出行等使用场景的恢复,使得消费者对智能手机的需求同样增加,开始了新一轮换机周期。同时中国国内品牌竞争加剧,促使厂商推出更多有竞争力的新品。IDC预计,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将达到2.87亿台,同比增长3.6%,未来几年出货量将保持稳定。
随着铰链、屏幕等主要零配件成本的下降,折叠屏手机的销售价格有望继续下探,其中横向折叠产品有望下降至4000~5000元,而更多竖折产品将进入到3000~4000元价格段。横折产品将依旧以商务办公为主要属性,竖折产品渗透率有望继续提升,时尚属性进一步增强。IDC预计,2024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将接近1000万台,同比增长53.2%;2027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7.5%。
2023年第四季度,高通、联发科先后发布了第三代骁龙8、天玑9300、骁龙7 Gen3、天玑8300 SoC芯片,AI算力显著提升,推动端侧AI大模型发展。目前国内多家厂商已相继布局手机端AI大模型。机构认为,端云协同将成为主要的部署方式:云侧模型参数较大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内容;端侧模型可以接入本地信息通过深度学习成为个性化定制模型,提供更有效、更适合的服务。AI大模型有望打破手机市场多年来创新不足的局面,对硬件的高需求也促使用户换机。但AI大模型真正的使用场景尚未明确,语音助手将是主要的落地方式。
IDC认为,虽然2023年下半年开始上游供应端价格普遍回调,但大多数厂商不会盲目涨价,会选择更合适的成本方案,维持价格不变的基础上提升消费者体验。预计高端市场(售价高于600美元,约合4280元人民币)份额同比增长0.5%。在保持日常使用场景流畅度的前提下,低端产品更加重视外观质感、做工来吸引更多线下消费者,预计低端市场(100美元至200美元,约合713~1427元人民币)份额增长1.4%。
新能源车和智能手机的联系更加紧密:更多车企会发布自有品牌的智能手机来丰富自身终端生态系统;而手机厂商除了直接造车以外,更多会利用自身软件开发和多终端互联互通的优势,不断加强与车企在无人驾驶、车机系统、智能座舱等方面的合作,智能手机将更多成为合作车企的车钥匙和中控平台。智能手机和新能源车将加速融合,形成完善的生态互联。
三星依旧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品牌,第三季度出货量份额20%,但同比下降8%、环比增加11%。苹果依旧排名第二,占比16%,并且在北美市场占比高达53%。小米是前五名中唯一实现同比增长的品牌,出货量达到4150万部。OPPO(含一加)、vivo分别以9%、7%的占比排名第四、第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