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官路高升时间进入2023年,手机已成为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一件工具,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但对于不少人来说,如何在乱花迷人眼的机海中挑选出适合自己的型号,这仍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
本文前半部分主要讲解挑选手机的思路,包括一些基础的硬件知识,为便于理解已做到最大程度的简化。后半部分是各价位段的主流型号推荐。所有内容都只是个人理解与看法,仅供知友购机时参考,也欢迎批评指正。
首先,购买iPhone不用考虑芯片,只有A16可选,性能秒天秒地和安卓也不在一个赛道,因此没什么可说的。
对于安卓用户,华为麒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暂时归隐山林,三星猎户座过于小众,因此只剩高通和联发科两家可选。
(1)高通:骁龙8Gen2(高端);骁龙8+Gen1(上代高端,目前相当于中高端);骁龙7+Gen2(中端)。
(2)联发科:天玑9200(高端);天玑8200/8100(上代高端,目前相当于中高端);天玑1080(中端)。
相当于电脑的硬盘,普通用户选择256G即可,存储数据不多的线G基本够用,对空间要求大就512G甚至1T。
(1)材质主要有LCD和OLED(AMOLED)两类,两种屏幕各有优缺点:LCD屏较厚较重,难以实现屏下指纹,但没有屏闪(PWM调光);OLED屏颜色更鲜艳,更加轻薄,但有些低频PWM可能更伤眼一些。如今OELD是手机屏幕的主要发展方向,LCD屏幕只能偶尔在中低端机上看到,但随着技术进步OLED也逐渐支持无屏闪的类DC调光,因此普通消费者不必过于纠结屏幕材质。
(2)刷新率:传统手机屏幕刷新率为60Hz,目前越来越多的旗舰手机采用了90Hz或120Hz的高刷新率的屏幕,观感会更加流畅顺滑。
主要受硬件(镜头、影像传感器)及软件(算法)两方面影响,因此不能简单根据像素、摄像头数量等参数推断拍照水平,但总的来说价位越高摄影及摄像效果越好。
建议在主流网购平台购买,如品牌官方商城,京东自营,天猫旗舰店等,线下最好选择品牌官方店,这些渠道的货源一般不会有问题。个人建议小白在对手机有一定了解之后再去线下店,这样不容易被导购忽悠买到低性价比产品。
考虑到系统优化,售后服务等问题,建议小白选择Apple、华为(荣耀)、小米(红米)、OPPO、VIVO、三星这些主流品牌。
另外低价位预算的同学尽量不要有过多“品牌偏好”,即先确定品牌再选择具体型号。比如不少人喜欢华为,认为华为手机一定好,实际上华为的P与Mate系列确实优秀,但低端的畅享,麦芒实在不值得推荐。
普通消费者没有必要过分追求性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即可。但目前手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工具,承担着学习生活的众多任务,因此除非是只用于电话短信,建议大家还是将配置作为一个重点考虑因素,尽量选择中端及以上的配置。
这个价位段的手机功能较少,由于成本的原因,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短板,可以送给不经常上网的老人或作为备用机。
只要不到七百,就可以买到能打电话发短信,能用微信支付宝,拍照效果尚可的智能机。相比同价位段的红米10A,COOL30的处理器、相机配置都更好,比较适合预算非常紧张的人群。(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酷派这个老牌国产厂商)
千元内性价比不错的选择,性能拍照都足够轻度使用,虽然不支持5G但在这个价位段也不算是一个太大的缺点。
价位来到千元以上后,终于出现了一些优秀的产品,如果预算不是过于紧张,建议从这个价位段开始选择。
如果你对手机外观较为在意,那么可以考虑realme10Pro+,机身相当轻薄配色也较为年轻多彩。而且这款手机搭载的高频PWM曲面屏素质比较不错。
Z7x最大的特色是6000mAh的超大电池,同时还支持80W快充,不足之处是处理器性能一般。适合不玩游戏,对电池容量和续航有要求的用户。
联发科的天玑8100性能在同价位没有对手,比一众中端处理器都要强不少,11T Pro还有144Hz的LCD屏,双扬声器、NFC和红外也一应俱全,性价比相当高。
今年的中端芯片骁龙7+性能非常接近去年旗舰处理器骁龙8+,能耗比也比天玑9000系列更出色。在高通的加持下红米Note12Turbo成了中端机卷王,性能强劲的同时颜值也很不错,取消了屏幕支架后机身相当轻。缺点是塑料机身质感一般。
这里是“准旗舰”的价格区间,此价位段手机的主要配置已无明显缺陷,在一些细节方面与旗舰还存在差距,但对于绝大多数日常使用需求来说都足够了。1.
电池/充电:5000mAh 90W有线sUltra反响不错,今年小米推出了新款的13Ultra,拍照依然是一英寸底的IMX989,除了处理器的升级,屏幕也比去年更好了,适合对手机摄影能力要求很高的同学。缺点是机身较为厚重。4.
今年新款的iPhone只有Pro系列配备了最新的A16处理器,摄像头升级到了4800万,屏幕素质也更好了一点,还有一个看起来很新奇的“灵动岛”功能,预算充足的可以考虑。不太推荐14ProMax因为240g实在有点太重了。
四、总结相比于笔记本,平板电脑等其他电子产品,手机与人们相处得更加亲密。我们需要一直带着它,时不时查看它。因此,屏幕、重量、尺寸、续航,甚至颜值、品牌信仰都可能非常影响实际体验。每个人的需求不同,选购手机的侧重点也不同,本文的评价纯属个人观点,可以有其他见解,推荐的也只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型号,未推荐的型号不代表不建议购买。网购前去线下实体店上手体验一下也是极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