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带甲加点这个 PMOLED 技术是一种技术难度较低的 OLED 技术(以前翻盖手机外屏用的就是这种技术),同年三星成功开发出8.4英寸和15.1英寸的 Full Color AMOLED。2002年二月份,正式开始构建 AMOLED 技术的开发线,并于同年实现了 PMOLED 的量产。
2003年,开始了4.1英寸的QVGA分辨率(240×320像素)AMOLED 之开发工作。2004年四月份,翅膀长硬了的三星正式踢开NEC——将三星NEC视界移动改名为三星OLED。
2005年,又相继开发了21英寸、40英寸(全球最大)电视用的AMOLED,以及2英寸的QVGA小尺寸AMOLED,同年四月份三星还将AMOLED事业分别移交给了三星SDI和三星OLED。
事实证明,双头并进的开发进度确实喜人。2006年,TFT-LCD 第7-2生产线英寸WQVGA分辨率(480×272或者400×240像素)AMOLED的开发工作,同年还开发成功了3D AMOLED和 Dual Slim AMOLED(全球最薄)等重要项目。
2009年,三星开发成功了6.5英寸的 Flexible AMOLED(即柔性屏),之后又开发成功了无眩晕的30英寸 3D AMOLED 电视。同年三星机电与三星电子合资,成立了三星LED。
2012年七月份,三星LED与三星OLED正式合并,一同效力于三星电子麾下。接着又更进一步,将三星SMD以及 S-LCD(2004年和索尼合资的液晶公司)全都给合并了过来,从而组成了 Samsung Display 公司(即三星显示)。
至此,通过近十二年的技术发展与资本重组(合并了四个公司),三星电子成功培养出了三星显示这员大将,此后其将整合全部力量,在 AMOLED 领域成就一番霸业。
话说在三星显示成立之前,还有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那便是2010年开发成功了 Super AMOLED 技术——其直接将触控感应层和显示层相融合从而使得整体结构变得更薄。
也就是说,之前横亘在显示层和面板玻璃之间的触控层直接被干掉了,同时本来夹杂在其间的空气层也随之消失,如此就可以带来显色更亮丽和触控更灵敏这两大优点。其还搭载了移动数字自然图像引擎(mDNle),让屏幕色彩变得更为绚丽。
同年三星智能旗舰手机的开山鼻祖——Galaxy S(i9000)诞生,其采用的正是 Super AMOLED 屏幕。此后,随着该机的热销,三星的这项技术开始为世人所熟知。
2011年五月份,启动5.5代AMOLED生产线,接下来的六月份——在AMOLED技术量产四年后累计销量终于突破了1亿台!受此鼓舞,三星正式启动世界最大规模的 AMOLED 系列产品线。
同时,这年还开发了 HD Super AMOLED 技术,即将分辨率提升至1280×800像素(HD级别),同年九月份发布的三星 Note 系列开山之作——Galaxy Note(i9220)的屏幕便采用了该技术。
所以,纵使初代Note的屏幕尺寸大得惊人(5.3英寸),其屏幕清晰度却丝毫不逊色于初代S!这在AMOLED技术发展史上可谓是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成就,于是接下来就有了2012年三星显示的诞生。
三星显示成立后,开始继续研发更高分辨率的 Super AMOLED 屏幕,最终在2013年成功开发出了世界首个5英寸 FHD Super AMOLED(1080P)屏幕——其被用在同年发布的 S4 身上。
这个技术除了大幅提升分辨率之外,还将之前一直采用的条状 PenTile 排列改成了点状 Diamond PenTile 排列(俗称“钻排”),往后三星将不断优化钻排方案。其实三星还尝试过其它排列方案,例如S2采用过RGB排列,Note2采用过RBGB排列。
RGB方案虽然完美,但不同颜色的像素寿命问题根本无解(蓝色子像素的寿命衰减最快)。RBGB排列中虽然增加了一个蓝色子像素,但这种不借用子像素的方案成本又太高了。
其实2013年还有一项极其重要的技术突破,那便是 YOUM On-Cell Touch AMOLED(业界称为“Y-OCTA技术”)完成了量产,全面屏手机和折叠屏手机便是该技术之具体应用。
技术原理简单来说就是,直接在薄膜封装(TFE)上通过光刻工艺制作触摸传感器——也就是说直接干掉了ITO薄膜的基板层!这不仅减小了屏幕的厚度,还提供了良好的折叠性能。不过,若要把这个技术运用于手机上,那还得等上几年。
2014年,三星同时完成了 QHD 分辨率(即2K)技术和侧边曲面屏的量产,于是该年同时兼具这两项技术的 Note Edge 便诞生了。接下来的2015年,又实现了双曲面屏的量产。
2016年初,在柔性屏基础上开发的 Quad Edge 屏幕开始量产(同年采用了这种屏幕的 S7 Edge 诞生);接下来的二月份,三星 AMOLED 累计产量正式突破10亿个!
同年六月份,在 S7 系列的热销助推下,三星在智能手机专用 OLED 领域的占有率直接达到了97.7%的惊人高度!虽然往后这个占有率逐渐在下降,但三星在该领域的霸主地位从未被动摇过。
紧接着的七月份,之前说的 Y-OCTA 技术终于实现了内置应用的世界首次量产!与此相关的 COP 封装技术正式浮出水面——这个技术能够大幅缩减屏幕边框,之后全面屏时代将很快到来。
2017年初,正式量产全面屏OLED,同年采用全面屏OLED的三星 S8 系列和 iPhoneX 也因此而相继诞生——苹果正式加入 OLED 阵营可谓是产业发展历程的里程碑事件。
2018年八月份,得益于国产厂商和苹果的助攻,三星AMOLED 累计量产规模直接突破了20亿!仅用了两年多时间就完成了产量的翻倍,这便是“产业爆发期”对技术积累深厚者最直接的回馈。
2019年四月份,Y-OCTA 技术的另一项重大应用——折叠屏正式量产出货(对应产品为为三星Galaxy Fold)。2020年八月份,LTPO 技术开始商业化(对应产品为Note20 Ultra)。
2021年八月份,去除偏光片层的 Eco² OLED 技术正式开始商业化(对应产品为Galaxy Z Fold3),次年在此基础上又开发出了进一步优化的 ECO² OLED Plus 技术。
最新的2022年全球 AMOLED 智能手机面板出货情况显示,三星的市场份额占比为63.1%——较去年同比下滑了21.6%。那么,到底是谁“虎口夺食”呢?除了大盘不好的原因之外,便是国产厂商集体崛起的因素了(同比上涨了9%)。
其中又数京东方最猛,直接干到了31.1%的同比增长率!也就是说,三星在AMOLED领域花费多年时间建立的技术护城河,已经被国产厂商轰出了明显缺口!霸主的自在日子已不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