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凌天下已经过去的 2018 年对于魅族这家厂商来说似乎难称如意,出货量进一步下跌,作为国内最早入局智能手机的厂商,如今已与第一梯队的巨头们彻底拉开差距;但从产品层面来看呈现出的却是近两年来最有活力的势头,这样的矛盾体现在魅族身上却似乎也并不矛盾……经历了 2016 年的机海战术、2017 年 Pro 7 系列的折戟之后,年初时任魅族 CMO 的杨柘在一场媒体沟通会上喊出了“惟精惟一”的口号,表明魅族准备重整旗鼓、精简产品线,发力中高端的决心。
不过后来的走向似乎与这有一定偏差,在 4 月份,魅族高层爆发了一场内讧,起因是内部员工举报杨柘亲信并发生肢体冲突,随后总监张佳在微博公开炮轰杨柘。在不少人看来,杨柘的营销风格与魅族强调年轻活力的调性似乎格格不入,Pro 7 系列由于定价过高导致失败他也难辞其咎,这应该也是发生内部冲突的原因之一。最终张佳被解职,杨柘随后则被调离 CMO 位置,疑似退居幕后,魅族总部“惟精惟一”标识也被拆除。而大概从 3 月份起,魅族的营销路数也起了些变化,黄章开始屡屡亲自上阵,在魅族社区爆料新机的各种信息。在魅族的新旗舰亮相之前,为魅族在 2018 年打起头阵的是魅蓝 S6 和魅蓝 E3。魅蓝 S6 试水的意味颇为强烈,这是魅族旗下首款采用 18:9 屏幕的手机,搭配侧面指纹模块和 SupermBack 全面屏手势,但由于所搭载的 Exynos 7872 芯片不支持 FHD+ 分辨率,最终尴尬地用上一块 720P 屏幕;3 月发布的魅蓝 E3 则可看作在魅蓝 S6 基础上打造的一款中端产品,平心而论,至少在当时魅蓝 E3 的综合实力并不逊色,但谁也没想到,随着骁龙 660 机型降价和骁龙 710 的到来,E3 所搭载的骁龙 636 芯片地位急剧下降,再加上自身备货不足,E3 逐渐被人所淡忘。
2018 年是魅族成立的 15 周年,新的旗舰机也被简洁明了地命名为 15,作为魅族 2018 年的旗舰机型,据传也是黄章再度出山后执掌设计的一部产品,魅族 15 一度被寄予了厚望,不过 3 月 16 日黄章在社区称 15 只是“小试牛刀”的言论则给这种期待泼了一盆冷水。4 月 22 日发布的 15 系列从产品层面确有不少亮点,比如带来出色振动反馈的 mEngine 横向线μm 单像素面积的 IMX380 后置主摄,比如 15 的汝窑白配色,亦或是在全面屏风潮下坚持传统 16:9 上下对称 + 超窄边框的设计都可被视作与众不同之处。
不过从核心硬件规格及定价方面看,搭载骁龙 660 芯片、4 + 64GB 的 15 售 2499 元,搭载三星 Exynos 8895 芯片、6 + 64GB 的 15 Plus 定价 2999 元,显然作为用着中端或上一年旗舰芯片的产品,15 系列的这个性价比很难给到粉丝们惊喜。
小试牛刀之后,黄章精心打磨的下一部作品会满足粉丝们的期待吗?8 月 8 日发布的 16th 系列是魅族这一年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上下对称的无「刘海」全面屏设计、屏下指纹、mEngine、超线 芯片,蛰伏两年后,魅族终于拿出了一款真正的旗舰产品;虽然大部分卖点在发布会前就已被黄章在社区所剧透,不过 2698 元的起售价仍然给人们带来了惊喜,当时竞品小米 8 的起售价定在了 2699 元,力压竞品 1 元的挑衅性做法一时也被广泛讨论。
单从产品层面来说,除了没有 NFC、小号的 16th 续航偏弱外,魅族把 16th 的综合实力做到了对应价位中的极致,但极致的性价比也带来了缺货和抢购,不少在官网预订的用户都被告知延迟发货,也许在旗舰产品经历两年的沉寂后,突如其来的爆发让魅族的供应链没能经得起考验,当然所有的性价比手机几乎都有过缺货抢购的经历,只是 16th 系列的这一波供货紧张除了让对它有所期待的一部分用户感到失望,也让魅族错过了产品发布后最黄金的销售爆发期。
9 月,魅族再度举行发布会,一口气推出 16 X、X8 和 V8 三款机型,形成覆盖 2000 元、1500 元和 1000 元价位的产品矩阵。16 X 继承了 16th 系列的设计语言,机身改用金属材质,保留了屏下指纹和 IMX380 双摄模组,处理器降为骁龙 710,振动反馈也有所削弱,是一部在 2000 元档位取舍分明的次旗舰产品;而 X8 则将骁龙 710 机型的价格进一步下沉到 1598 元,浅刘海的造型甚至让异形屏也成了其外观上的加分项。
不过可惜的是,供货再度成为两款性价比机型在销售初期的障碍,16 X 是缺货抢购,X8 则是延迟到 10 月底才发货。虽然后来上述机型供货都渐趋于正常,不过错过了首发销售期后也只能以降价形式促销。10 月,魅族魅蓝品牌合并后,原本的魅蓝 Note 系列也归入魅族体系,以魅族 Note 8 的身份亮相,不过这部机型并没有引起太大关注,一来 10 月底小米 MIX 3、荣耀 Magic 2 以及苹果 iPad Pro 的发布吸走了大部分关注度,而魅族 Note 8 作为一部千元机虽然本身素质尚可但也没有什么特别吸睛的亮点,不似 2017 年魅蓝 Note 6 大幅提升千元机拍照水平那样来得让人振奋。
与产品给人久违的惊喜不同,魅族在销量方面并不叫座,虽然官方还未公布数据,不过据国内调研机构赛诺的统计,2018 年 1 至 11 月,魅族手机在国内的销量为 907 万台,即使算上海外市场,2018 年的市场表现相比前两年也是近乎腰斩。
前面所说的供货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放弃最走量的魅蓝也是重要原因,当然不得不说,在国内手机市场体量整体萎缩的背景下,本身消费者换机意愿低,市场也更向拥有资金、技术、渠道和品牌声量的头部厂商倾斜,而过去两年错失了太多、直到下半年才开始发力的魅族着实还需要时间实现跨越。手机不好卖,厂商的生存自然也会愈发艰难,6 月份魅族就进行了一次裁员,此外顶峰时期线 家的门店据称现在已不足 1000 家。年底,执掌 Flyme 多年的杨颜离开了 Flyme 事业部总裁的位置,虽然官方表示杨颜并未离职,不过在上述背景下,此类人事变动总不免令外界有所猜想。显然,2018 年对魅族来说,风并没有吹起来,如果有也是凛冽的寒风,不知 2019 乃至更远的未来会否能等来风再起时。
财经号声明: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客服咨询电线
您还需要支付0元我已阅读《增值服务协议》确认打赏1鲜花=0.1元人民币=1金币打赏无悔,概不退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