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尔斯综合症当“未来”与“社区”相结合时,一幅鲜活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近日,宁波市鄞州区东柳街道华侨城、锦苑2个社区顺利通过验收,入围浙江省第三批未来社区(引领型)名单,创建数量和体量均位居全区第一。这背后,是东柳街道针对存量空间如何激活、旧改工作如何融合、邻里文化如何串联等问题,成功探索出的一批旧改类未来社区建设宝贵经验。
“东柳街道列入未来社区创建的共有3个小区,都是老旧小区。”东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鹏程介绍,老旧小区人口集中、老年人比例较高、公共服务设施落后是普遍存在的短板,如何在差异化诉求下,激活社区“小细胞”,解决居民“大问题”,是旧改类未来社区的重要命题。
东柳街道围绕“老百姓想什么盼什么,东柳有什么缺什么,到底做什么怎么做”制定建设方案,重点聚焦空间品质再提升、场景品类再丰富、特色品牌再塑造,点面结合优化功能布局,以最大力度焕新空间,让利于民。
华侨城社区是一个房龄超过20年的中年型社区。过去一年,社区通过寻找整合小区的碎片式闲置空间,打造居民想要的健康邻里共融场景:闲置大平台改造成了空中体育天台,增加网球场、露天小剧场、阳光晾晒区等设施。西门进门右侧的闲置公园打造成了集少儿玩乐、休闲聊天、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居民游乐园,设计了许多雕塑和互动景观。居民还自发整理出了梅柏公寓的地下空间,设置了舞蹈室、健身房等多个模块。
这是东柳街道以“小切口”推动“大场景”的缩影。一年来,该街道注重架空层、地下室等“金角银边”的综合利用,主动调配空间2500平方米,供居民日常使用;闲置空间提质1800平方米,改造“焕”新为空中会客厅、地下健身房;新增绿地公园及漫步道约1万平方米,全维度提高空间利用率和居民生活品质。
同时,按照“15分钟生活圈”配置要求,街道结合居民需求和社区资源禀赋,精准谋划各类场景及落位路径,两个社区共新增场景点位20个、室内健身场地1200平方米、创客空间500平方米,场景响应度平均分从144分提高至282.3分,提升率达96.1%。
在东柳街道中兴社区广场的健康小屋,居民们能随时享受量血压、测血糖、看牙等服务。小屋背后承载着健康产业街区党建联建资源,社区联合宁波市康复医院、宁波市第六医院等综合性医院,以及宁波健康城体检中心、德中口腔等21家医疗机构,派出医护人员轮流坐诊,为社区老人免费提供专业的健康义诊服务。
与传统社区不同,未来社区更注重美好生活的营造。为此,东柳街道按照规划单元——实施单元——区块单元,构建资源矩阵联动机制,尝试与老旧小区更好地融合并赋能,激发未来社区的生命力和生长力。
作为鄞州区首个在社区同时开展老旧小区改造与未来社区创建的试点单位,东柳街道按照旧改更新“硬设施”,未来社区创建赋能“软场景”的思路,着力打好意见征询、方案设计、“最多改一次”等组合拳,实现系统谋划、整体推进。
东柳街道是一个建成25年的城区街道,小区房龄在20年以上的占半数以上。去年,该街道的中兴小区、锦苑小区等小区启动“老旧改”,在外立面粉刷、雨污水管改造等之余,因地制宜地融入未来教育、健康、邻里、治理等九大场景,老城区面貌有了很大提升,社会功能不断优化。
东柳街道还通过“区内+区外”共建共享、“居民+达人”民主自治,更好地统筹联动、融合打通、形成合力,推动旧改类未来社区建设。
在创建未来社区的过程中,东柳街道在小区内建立“社区合伙人”机制,进一步发挥党员带头作用,组建监督小分队,引导居民主动参与未来社区建设。择优选聘服务物业,通过联合考评并综合运用约谈、“黑名单”管理等措施强化物业对未来社区创建的支撑;在小区外,秉持“无边界社区”的理念,积极对接辖区宁波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宁波康复医院等优秀资源进驻社区,通过“常驻+轮驻”的方式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东柳街道坚持建管并重,按照“本土化逻辑+专业化运营”原则,积极探索本土企业强力支撑、导入资源专业运营、数字赋能强化运营等创新运营模式,打造东柳街道未来社区特色的长效运营模式,确保社区居民拥有稳稳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
在锦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一、二两层被划出体质监测区、有氧心肺功能区等,健身器材也针对老年人的体质特点进行了适老化研发,并通过自动化数据采集、分析和健康专家一对一分析相结合,提供健康档案、运动建议等服务。这是东柳街道在未来社区建设中与浙江创体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打造的集长者运动之家、百姓健身房于一体的智慧运动健康中心。
引入民营企业参与建设运营,是东柳街道未来社区创建模式的探索实践。同时,街道引入杭州优秀社会组织力量,在鄞州区当地注册宁波鄞州融享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专业化统筹管理运营华侨城未来社区,开启鄞州在地社会组织党建统领下的社区融合体先河。
在未来社区“一统三化九场景”建设中,数字化是重要的一环。东柳街道以“互联网+”为创新引擎,谋划启动智慧药房、远程问诊等一批与老年人关联性强、使用率高的项目,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研判居民端需求,组织开展在线教育、线上集市、积分银行等活动,着力以更多的交互式体验、个性化服务提高居民获得感。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