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大吉201304212014年8月,中央发布《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发布后,全国各级党报加快了以“两微一端”为标配的新媒体建设步伐。截至2017年3月,随着宁夏日报新闻客户端的上线个省(市、自治区)级党报全部拥有了自己的新闻客户端。
当下,省级党报客户端的新闻生产呈现出怎么样的面貌?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和趋势?2017年5月,笔者选择了以中东部地区为主的10家省级党报新闻客户端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内容监测与分析。
这10家客户端为:南方+(南方日报)、湖北日报(湖北日报)、金水河(河南日报)、新锐大众(大众日报)、新福建(福建日报)、交汇点新闻(新华日报)、新闻117(天津日报)、新湖南(湖南日报)、江西手机报(江西日报)和宁夏日报(宁夏日报)。
之所以选择这10家客户端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因为它们都是在2015年至2016年党报客户端热潮中兴办起来的。因而这些新闻客户端得以借鉴先发者的经验,结合本地情况进行栏目设置和新闻生产。其发展轨迹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
虽然同为省级党报新闻客户端,但在内容设置的繁简程度上迥异。比如湖北日报新闻客户端、新湖南等,除了常规的新闻报道外,生活类信息容量大、覆盖领域较广,像湖北日报APP开设了“找乐、生活、房产、汽车、专栏、视界、视频、老江湖、动漫、妇能量、熊孩子、萌宠、数码、过影”等系列娱乐资讯类栏目;而另一些客户端则主打时政新闻,像金水河除了设有生活百科与心理茶座两个栏目外,没有其他生活消费娱乐类的内容;大部分客户端则采取折中做法,即除了重点突出时政新闻类报道外,也有部分生活化、娱乐化等都市味较重的新闻资讯。我们认为,这可能与各客户端开办的成本、投入的人力及不同的操作思路有较大的关系。
但无论繁简,客户端普遍都注重突出党媒特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放在核心位置。越是新办的客户端在这一点上表现得越是明显。客户端突出党媒特征,具体表现在:
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让传统的时政报道不仅在形式上动起来,而且报道内容更加丰富。现在,客户端普遍采用H5、动图、动漫、原声等多种方法让传统的时政报道从静态的文字变成视觉、听觉的综合传播。此外,许多客户端还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创新报道形式,把中心工作和主要领导人的报道结合起来。新湖南专门开辟湘政频道,并在其中设立了领导专栏,省委常委都有自己的专辑,由“相关新闻”和“履历介绍”两部分组成。金水河的“政库”栏目集纳了省内主要领导人的个人简历及相关新闻,并配有领导头像。用户点击进去,不仅可以了解到每位领导的工作、学习经历,而且各位领导的日常活动情况也一目了然,有助于用户掌握各位领导分管工作的进展情况,从而在总体上对全省党政工作动态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新锐大众则在地方频道之下开设了“领导去哪儿”栏目,集中报道山东省内各个地市市长书记的重要活动。
政务服务是这些新闻客户端的另一个主要发力点,但各个客户端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有的以集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信息发布资源为重,有的则同时提供相应的生活服务。目前,集聚政务发布成为通行做法。
比如,南方+主要通过南方号这一载体,集聚整合广东省各级各地党政机关的信息发布资源和政务服务资源,全面深入地参与广东“互联网+政务”建设与“智慧城市”,实现从宣传政务服务到提供政务服务的转变。截至2017年1月底,“南方号”已吸纳广东全省250多家政务新媒体和官方发布新媒体入驻。同时,它也在服务板块提供了政务办事、交通出行、公共数据查询、求医问药、文化教育、综合服务等与百姓生活相关的具体服务项目。
新福建的侧重点则在地方。点击首页上的“本地”按钮,各县市区的地方频道一览无余,用户可以自行订阅。它的发展方向是:打造新闻报道、“一县一端”、政务发布和公共服务四大平台。与各厅局、各县市区共同打造信息发布、民生服务的互动平台,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
江西手机报则提出了客户端+新闻、客户端+政务、客户端+商务的办端思想。客户端+政务就是全省县级以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在江西手机报开通各自的政务客户端,建设自己的移动舆论阵地。一市(设区市)一端、一县(市、区)一端、一行(厅、局)一端,一校(高校)一端,全省一张“网”。按照江西省委部署,全省县级以上公共服务机构数据均要与江西手机报客户端进行对接打通,实现气、票、证、挂号、旅游、教育、医保等民生服务领域查询、缴费服务及便民政务服务,真正实现全省政务服务一个端。目前已经实现天气、快递、机票、酒店、火车、公交、违章、水费、社保等基本功能,在全国首创失信人员信息查询、志愿服务打卡计时功能。
金水河以“鼎中原,联世界”为口号,统领各个子栏目。这句话的每个字都对应一个大板块,比如“联”就是群工栏目,下设新闻发言人、记者观察、民声民情、民意调查、舆论监督、建言献策栏目。如果说这是传统群工工作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延伸,那么“在现场”则通过用户上传活动现场图片,配以简单文字的方式,“晒”工作、“晒”生活、“晒”观点,增强与用户的互动性。
湖北日报在首页上专门设置了“上头条”频道。这个频道包含三个子栏目:热门、爆料、我秀。其中热门是把后两个栏目的精华贴集在一起。爆料相当于群众热线,反映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一些问题,比如环境脏乱差,小区积水,酒吧扰民等等。我秀则相当于微信朋友圈,由注册用户自由发布单位或者个人工作、生活的图文。
视频和直播内容越来越受到用户的欢迎。视频和直播也成为报纸突破原有生产方式,实现全媒体融合的重要抓手。为适应这一新形势,10家新闻客户端均开设了视频及直播频道(专栏),但各个客户端的生产能力不一。力量薄弱的仅截取合作媒体的视频,如央视13台的新闻片段及部分地方卫视的新闻画面等。而随着对视频节目的重视程度加深,部分客户端的视频直播制作力量逐渐增强。
目前,不少客户端的直播以图文直播为主。交汇点的直播频道打出“江苏省新闻发布厅”的牌子,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在这里就一些重大政策措施进行权威解读。发布厅外还设有“聊天室”,用户可以在实时收看新闻发布会现场情况的同时,发表自己的意见。
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客户端还将视频直播内容的建设与自身新闻改革结合起来,收到不错的效果。如宁夏日报推出采编人员“走转改”直播,将采编人员深入一线采访的现场情形同步传递给用户。在直播镜头面前,抄材料、引文件式的新闻报道将失去存身之处,这也推动了记者、编辑文风和作风的改进。
打开金水河,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名闻中外的司母戊大方鼎,象征着中原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以这样的画面作为客户端引导页,地域特征不言自明;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上“闽山闽水,坐观闽天下”一联颇具特色;新闻117每天的重点栏目“津早相会”,让用户在天津快板的背景音乐的伴随下,一览当日新闻……突出地方文化特色,打响地域品牌,成为不少省级党报新闻客户端的共同追求。
这种特色化的追求,主要表现在: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生产独具地方特色的内容。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山水相连,有五位专门的驻台记者。他们及时报道和刊发台湾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新闻和资讯以及两岸的政经和文化旅游往来,同时也集纳和刊发新华社和国内其他媒体有关台海的报道。
聚焦本地文化,挖掘本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是客户端地方特色内容之一。新湖南客户端主打湘味,栏目设置均以湘字打头,如“湘政、湘江、湘人、湘游”。在湘人频道之下,开设了“湖湘名人录”“湘人在他乡”“开国将帅”“湘史拾遗”等子栏目,着重展现湖南近现代的政治、军事、文化名人的风采。新锐大众则着眼本地悠久的历史文化,开设“大众人物”栏目,将山东历史上以及当今的一些人文故事尽收囊中。
不少新闻客户端还通过整合其他渠道的资源,来扩大原创内容的生产。交汇点设有“今日头版”专栏,将每天的新华日报、扬子晚报、金陵晚报、南京日报等17份省内主要报纸的头版一一呈现,打出“在这里读懂江苏”的牌子。
互联网时代,眼球经济大行其道。有没有爆款产品和爆款产品的多寡,某种程度上成了新闻客户端影响力大小的标志之一。在这方面,各家新闻客户端不遗余力地打造爆款新闻产品。
在党报新闻客户端,什么样的内容能成为爆款?通过监测分析,笔者发现,很多题材都能成为10万+,比如金水河对省委书记到郑州大学给大学生上党课的直播报道,获得了300万的访问量,新湖南的整合报道“你不知道的贺龙体育馆那些事”,介绍体育馆的由来与建设始末,与体育馆有渊源的一些大事件等,浏览量也达到了14万……现象级新闻产品,题材的决定性作用比较大,有点“可遇不可求”,而爆款产品,后天打磨的因素不容忽视,新闻切入的角度、表现形式等都有可能决定一款产品是否能成为爆款。虽然形成爆款的条件与基因各不相同,但也有一些可探寻的规律。
1.重大事件或重要时刻节点,是打造爆款产品的契机。对党报新闻客户端来说,重大的政治会议、重要事件都是打造爆款的关键节点。2017年湖北省两会期间,湖北日报新闻客户端制作推出了H5作品《快来听!省长报告原声——原来你是这样的湖北》,该作品设计了省长的卡通形象,并从政府工作报告中选取最有内涵、情怀和质感的10句话,并配合会场原声音频。反映省长讲线万亿!湖北GDP或重回史上最牛排位!这次又将PK掉谁?》,6个小时阅读量累计达60万+。弹窗推荐后,曝光量达到150万。
2016年10月底11月初,河南省召开第十次党代会。会议召开前,金水河推出走进“焦裕禄”“红旗渠”“大别山”这“河南三大干部学院”的系列直播,采用无人机航拍等手段,以视频、图文直播等方式,让网友跟随主播一起走进这三所学院的课堂,宣传、展示河南党建成果,点击量超过100万人次;省党代会开幕当天,推出的H5《听!省委书记原音带你秒懂党代会报告》,用充满仪式感的视觉元素和省委书记的报告原声相结合,通过音画交融传播报告精神。同时,还设计了互动小游戏《河南人,“拼”出你的幸福来》,让网友在拼图游戏中了解河南未来五年在脱贫、教育、健康、就业等民生领域的发展理念,达到了爆款的效果。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南方+客户端原创H5《广东团开放日,精彩问答有哪些?》点击量过200万;“南方+”客户端、南方日报推出的《广东创新的样》和《21世纪经济报道》推出的《Come on,十三五》两支“神曲”走红网络,总点击量超过350万。
2.抓热点,抓重大突发,仍是打造爆款的不二法门。《人民日报》大江东工作室的爆款写手们也总结出同样的规律。一篇《武亦姝密码:“汉服才女”何以扎堆洋气魔都》发布当晚,就获得客户端近50万的浏览量,还不算可以追踪到的157家媒体转载。这就是抓住了诗词大会的热点。无独有偶,新福建上2016年几组破10万+的报道,都是与福建相关的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新闻事件,如与福建莆田有关的魏则西事件,与晋江有关的徐玉玉电信诈骗案,与福建福州有关的曹德旺“跑路”事件等等。而一些重大突发事件,如台风、泥石流报道等也很容易形成传播效应。各个新闻客户端这方面的实例也能举出不少。
3.关乎国计民生、百姓切身利益的话题也有成为爆款的潜质。以交汇点的爆款栏目“钱眼”为例,它脱胎于同名的微信公号。这个公号的创始人是新华日报集团的一位资深体育记者。该记者业余时间长期关注财经和证券投资领域,并且有实操经历。转岗到新媒体部后,创办了金融投资类公号。内容包括每天的股市分析和前瞻、理财保险、买房买金等。这个名叫“钱眼”的微信公众号,两年粉丝数已近100万,头条文章平均阅读都是10万+。在新福建新闻客户端上,部分教育及与教育有关的社会热点成为新闻“爆款”。如宁化教师买菜被通报、教育部放宽小学入学年龄,晋江市子江中学学生被禁穿进口鞋等报道也获得了不俗的点击量。
通过监测,笔者发现,主流媒体客户端与商业类客户端在诉求、定位、运营模式等方面都有相当的差异。党报坚持“政治家办报”的责任和担当在新闻客户端上仍然适用,权威性和公信力依然是党报客户端的主流追求。同时,我们也发现,除了传统的专业生产,用户生产也在客户端生产中占有一席之地,当然这里的用户以机构用户为主。不少政务发布的信息事实上变成了客户端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说省级党报新闻客户端普遍存在什么不足的话,我们认为,作为新媒体,省级党报新闻客户端的社交属性,与用户的个性化互动等方面都还有待加强。(任琦 蒋卫阳 应霁民)来源:传媒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