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影响仍在继续,对国内以至全球经济形成冲击,手机行业天然也不克不及独善其身。
不久前,市场调研机构CINNOResearch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2月,中国智妙手机市场的总销量约为2348万部,同比下跌20.5%,环比下跌24%。
从品牌来看,OPPO、荣耀、苹果、vivo、小米获得了前Top5的名次,但只要荣耀是同比正增加的品牌。排名第一的OPPO,虽然斩获400万台的成就,却同比下跌高达45.7%。

另一个值得关心的点是,虽然OPPO销量top 1,但次要发卖机型仍是3000或5000以下的中低端手机,智妙手机的高端市场仍然难觅OPPO 身影。
因而2021年一开年,跟着华为被迫退出市场,各大手机厂商都在蠢蠢欲动抢占华为留下的高端份额,但却一直没有呈现可以或许完全替代华为的本土厂商,反倒让苹果成为华为退出后的最大受益者。
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发布的最新演讲显示,2021年国内市场600美元(约合3800元)以上价位,Android手机的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44.6%跌至36.5%,而苹果市场份额则从55.4%提拔到了63.5%。

可见,虽然国内安卓手机阵营不断在冲击高端市场,但在具有绝对产物劣势和生态粘性的苹果面前仍是溃不成军。一旦苹果采用降价策略,对国内手机厂商来说就是降维冲击。
同时,据搜狐科技公开的IDC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国内600美元以上价位段手机市场份额排名中,前Top5别离是华为(44.1%)、苹果(44%)、小米(4%)、三星(2.9%)、OPPO(2.6%)。到了2021年第一季度,550美元以上价位段内排名为苹果(56.9%)、华为(23.6%)、小米(5.8%)、vivo(5.1%)、OPPO(5.0%)。

这里不难发觉,在国内销量名列前茅的OPPO,在高端手机市场排名中经常垫底。
要晓得,OPPO晚期主打营销,沈义人在位期间为OPPO贡献了不少典范告白,例如“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等耳熟能详之语。昔时依托这句告白语的OPPOR9销量接近2000万台,击败了它的合作敌手小米,成为其时中国出货量最高的品牌。
同时,OPPO还大量资助综艺节目,多次拿下“国民综艺”《欢愉大本营》的独家冠名,用流量明星加上新品的打法。
最为昌盛的时候,仅OPPO R9代言人就请了李易峰、杨幂、杨洋和TFBoys,环绕6人拍摄的告白物料几乎出此刻所有视线能及的屏幕上,铺天盖地的营销和价钱战将OPPO布衣化、年轻化的抽象植入人心。

能够说,OPPO持续多年缺席高端、专注中低端的产物结构,让中低端手机市场成为OPPO的发卖根基盘与劣势阵地,也在很多人心目中被贴上了“高端机平替”的标签。致使于后期想冲要击高端市场时,关于OPPO“高价低配”的声音也随之传来。
2021年9月,OPPO发布了Find X3系列产物,最低只需要4499元。然而在手机发布没多久,就有不罕用户反馈手机呈现的电池不耐用、指纹解锁不活络、系统卡顿发烧等问题,OPPO此次冲击高端以失败了结。
2021年岁尾,借折叠屏手机热度,OPPO Find N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这并不料味着OPPO真的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了。由于与华为和三星上万的折叠屏手机比拟,OPPO Find N最低7699的亲民价收割了不少想尝鲜的体验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仍是一款“高端机平替”。

可见,虽然近几年起头削减营销曝光,扩大研发投入,但多年来塑造的品牌印象和利用体验一般的产物,很难让消费者接管OPPO俄然高贵起来的高端机型,这也让其冲击高端之路蒙上了一层暗影。
据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2019年时,OPPO在国内线%,是一个较着依赖保守线下渠道的手机厂商。有报道显示,OPPO在国内的门店,曾经从2013年的5万家,扩张到了目前的20万家,OPPO产物的高利润和推销模式是浩繁经销商选择其的次要缘由。
据“ 奇偶派”媒体的采访报道显示,有已经主卖OPPO的手机店老板透露,在OPPO R系列热卖期间,三千摆布的手机利润就有几百块,返点高达七、八个点,OPPO还会派导购来驻店,给房钱补助。
但近些年,OPPO下调了中低端机型线下经销商的返点和补助金额,对Reno10倍变焦版、Find X系列等高端机型,赐与更高的返点比例,但愿以此调动经销商推销高端手机的积极性。只可惜,高端机型现实销量并不抱负。
而与此同时,华为、小米发力线下市场,导致OPPO代办署理商的销量降低,利润也削减了很多。一些经销商不得不采纳“多品牌计谋”,不再把OPPO作为主打品牌,而是引入了小米,vivo,荣耀等其他品牌的手机来规避风险。
能够说,OPPO已经引认为傲的线下经销商渠道,在其为冲高端而做的一系列整理操作后,似乎已有土崩崩溃的趋向。终究市场是逐利的,当导购推销的老路再难走通,中低端机型利润下调,高端机型的销量和收益不及预期时,已经逐利选择OPPO的经销商们,也会在“难赔本”的现实面前选择逃离。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OPPO接连封闭了在深圳华强北、上海黄浦区的超等旗舰店。旗舰店作为OPPO品牌提拔的一个冲破口,是品牌与用户间接沟通的焦点渠道。只不外,品牌提拔了几多很难权衡,但每家旗舰店500平米摆布的店面成本其实是让OPPO有些吃不用。

有业内人士指出,OPPO现阶段还撑不起来良多旗舰店的成长,特别是在价钱相对通明一二线城市。OPPO直营超等旗舰店的连续封闭,也侧面反映了OPPO在整个一二线城市成长示状的缩影。
苹果手机之所以能从头定义手机市场,靠的是硬软件一体化协同成长的焦点手艺。在软件和算法的支撑下不竭对硬件进行底层调校,促使苹果在芯片、屏幕影像等多个范畴实现手艺冲破。
OPPO明显是认识到了这一点,选择从营销转战手艺研发,三年研发总投入达到了500亿。现实证明,“砸钱”是会有立竿见影的结果的,OPPO的手艺实力近年来简直获得大幅提拔。
按照WIPO发布的《世界学问产权目标》显示,OPPO持续在2019、2020年两年时间里,跻身WIPO国际专利公约前十。企查查数据也显示,国内近5年发现专利数量排行榜中,OPPO以9985件高居第五。

10倍夹杂光学变焦、30W/65W AirVooc无线W有线超等闪充、“透视全景屏”、卷轴屏手机、GaN饼干充电器......OPPO的手艺一路疾走,但现实使用到产物上的速度却不如人意。
以本年2月发布的OPPO Find X5 Pro为例,这款上市价钱5799元起的高端机型,其充电功率仅为有线W无线,屏幕仍采用了左上角有前摄的“挖孔屏”,长焦镜头仅支撑5倍夹杂光学变焦......那些OPPO宣传的震动人心的手艺,一个也没用到旗舰手机上。

而另一边,vivo旗下的iQOO 8早已用上了120W有线成了第一款量产屏下摄像头的机型。OPPO这几年辛苦研发攒下的手艺劣势,就由于产物策略上的保守,一点一点被追平。
不外,OPPO的“保守主义”不止在产物策略,在运营理念上OPPO信奉的也是“敢为全国后”,即通过对准行业老迈在现实运营中的标的目的,在可行的市场所作中,推出雷同的产物,以构成完整的市场所作力。
于是我们看到:2017年,小米起头了芯片的自主研发,尔后OPPO便也起头结构芯片、半导体等科技范畴;2019年,国内手机厂商起头环绕5G做文章,小半年后OPPO也跟随海潮推出5G手机;2019年,华为提出“1+8+N”计谋,将IoT上升到计谋层面,一年后的OPPO将来科技大会上,“3+N+X”IoT计谋姗姗来迟......

不断以来,OPPO都在勤奋追逐国内手机市场的海潮,以求复制被市场验证过的成功模式。但同时,若是老是随大流,跟在其他手机厂商屁股后面成长,OPPO也很难会有出头之日。
就拿loT来说。截止目前,在OPPO官网有三大智能品类,别离是耳机影音、智能穿戴和智能电视。
在智能穿戴范畴方面,按照IDC统计的数据,截止2020年第四时度,华为在中国智能穿戴市场占领着22.3%的份额,小米和苹果同为19%,三大巨头垄断了跨越60%的市场份额。
放眼全球,差距就更大了。按照“2021年Q3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份额”显示,苹果位列第一,三星和小米并列第二,华为第三,OPPO去世界范畴内完全沦为了Others。

而在智能电视方面,OPPO电视因订价、手艺堆集不足、后入场劣势等缘由,发卖数据更是暗澹。
大概是认识到晚年“敢为全国后”这一运营理念,在面临已不变的市场时,难以取得较好的市场销量。于是OPPO起头在新的范畴提速,不只加码造车营业,还投资了相关智能硬件企业,扩大本人在IoT范畴的合作力,只是在短期内恐仍难实现逆袭翻盘。
晚年的成功经验、对线下经销商收集的依赖以及在成长策略上的保守主义,让OPPO很难有“敢为人先”的决心和勇气。但若是老是跟在其他厂商后面,耗损“家底”,OPPO恐难有出头之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