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红娘馆近日有消息称,魅族科技高级副总裁李楠已经离职。之后有媒体称联系了李楠本人求证,他对此既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而是说:“等一段时间”。AI财经社称从接近李楠的人士处获悉,魅族科技CMO兼公司高级副总裁李楠确认已经离职,准备创业,选择的方向或为机械键盘。
魅族科技创始人兼CEO黄章在魅族社区发表“关于李楠离职”的相关言论。黄章表示,对公司来说,能挣钱的就是人才,不断亏钱的就是费财。此外,黄章还表示,前几年魅族粗犷发展用亏损换规模,当资本潮退去魅族包括我在内的经营委员会不得不改变公司策略。
成立十多年,魅族曾经有过很好的机会,然而产品策略朝令夕改,错过了不少风口和机遇,最终走向了边缘。不管是巅峰时期还是如今的落魄,魅族始终没能成为一家管理有序的大公司。
实际上,魅族的颓势在2013年就已经显现出来。魅族早年虽然积累下了一批忠诚用户,但在小米崛起时,魅族却没有把握机会更新换代,甚至最顶级的旗舰机也用的是联发科芯片。早年代表优雅和格调的魅族,最后沦为了小米的跟随者。而当手机厂商们都开始重视外观时,魅族在设计上那些许优势也就消磨殆尽了。
错过了时机,黄章和频频换血的高管们也没能在逆势找到解药,魅族正在持续滑落。根据IDC 2018年的数据,魅族手机销量下滑了79%,只有405万台,市场份额只有1%。
不仅是魅族,每一款“小众手机”的模式和生存能力都在遭到质疑。多年以前,锤子手机创始人罗永浩曾认定“互联网手机”的模式可以跑通,他告诉同伴说以优秀软件为优势、过渡到硬件生产的模式是可行的。5年后,锤子正是失败于硬件供应链的全面溃败。
随着行业进入白热化竞争,小众手机与头部手机之间的“马太效应”也愈加明显。对于小众手机而言,一个更危险的趋势是,在最近一年中,“华米OV”正在加速推进在IoT方向的布局,这将是一个更加注重“规模化”的市场。
但“规模化”对于魅族而言,似乎已经力不从心。成立16年,魅族内部员工从高峰时期的4500人减至2000人以下。“我现在最大的希望,是魅族能够回归以前小而美的状态,这可能也是魅族能走的最好的路。”李奇这样感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倒打一耙!加媒炒作侦察机抵近我沿海被解放军战机“危险拦截”,“仅距5米”
iPhone 15生产成本曝光:标准版上涨16%,ProMax上涨12%
品·见专访苹果CEO蒂姆·库克:让世界变得美好,最好的方式就是教育提升
iPhone 15生产成本曝光:标准版上涨16%,ProMax上涨12%
|